蘋影話:附加價值的價值(上)

蘋影話:附加價值的價值(上)

影評人的工作終於有人認同了:《讓子彈飛》在國內收六億元,而有關電影的解讀,成為最大的附加價值。過去我們這些所謂影評人努力挖掘電影的內在隱喻,被人稱為解謎遊戲,連作者本人也沒想過的東西,卻在影評人的文章煞有介事地解讀出來。話語的態度當然是諷刺嘲弄。《讓子彈飛》在網上和各位專欄文士的附加解讀,卻沒有人敢有異議,因為你若說不,便會承認自己對民國和新中國的歷史知識貧乏,差點是枉為中國人。姜文的鬼才沒人可以否認,《讓子彈飛》的多層隱喻性也確然可作多樣性的解讀。我對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知識當然是貧乏得可怕,自是不敢也不能反駁這些一對一的對應解讀。但我要說的是,任何的解讀都含有「想像」的成份,所謂想像其中之一的元素是把自己的期盼附加於內。我們希望姜文這位天才的作品能夠對「六四」、社會的貪污腐敗為民說些公道話,於是我們看到作品的某些疑似的地方便渴望有這種隱喻。這是我們這些靠吹水混飯吃的人最心知肚明的「隱喻」。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