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經濟到谷底投資公司債 - 麥嘉華

麥嘉華筆記:經濟到谷底投資公司債 - 麥嘉華

忠實的讀者都知道我非常不看好美國長期國庫債券,然而,最近我卻吸納了一些俄羅斯和中亞公司債券。為甚麼我會青睞公司債券呢?
眾所周知,在利率向下的日子,債券一般會有好表現。那麼,在利率上升周期之中,債券投資組合的表現又如何?
對債券投資者來說,其中一段最艱難的時期莫過於1970至1980年,美國10年期國庫券孳息從1971年的5.38厘低位,飆升至1981年的15.84厘高位;而債券期貨價格則由1977年開始交易時的100,跌至1981年的55。

利率趨升宜持短債

在1970至1980年這段日子裏,與股票投資組合相比,債券投資孰優孰劣呢?其間,股票的每年平均回報為7.6%(連同股息再投資),而債券也有7.2%(連同利息再投資)。
利率趨升之所以沒有嚴重削弱債市回報,原因是來自原有債券投資組合的現金流用作再投資時,可享更高利息,反之亦然。
作為一個完整而成功的債市投資策略,在利率趨升時應該持有票面息率高的債券;而當利率處於向下周期,則宜擁有票面息率低的債券,最理想就是零息債券。當利率趨降之際,若持有零息債券,現金流再投資回報更低的問題理論上不復存在;可是在利率趨升時,投資者如果持有零息長債,便會因欠缺現金流再投資而無法享受更高回報。
另外,由於長期債券相對較為波動,所以在利率趨升的環境下,投資者宜持有較短期的債券。反觀在利率向下的日子,就可以持有長期的低息債券。像股票投資者一樣,債券投資者也要懂得分散投資,即擁有不同評級和到期日的債券。
我要強調一點,評級越低的債券,越會貼近股票的走勢。在2009年股市回升,投資美國30年期國庫券會損失26%,同期公司債券則跟隨股市強勁反彈。因此,當經濟剛步入衰退時,宜增持政府債券;到經濟跌到谷底,就應該把資金轉投公司債券,那時候息差是最大的。
麥嘉華
末日博士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