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舊樓博收購幾近絕迹

買舊樓博收購幾近絕迹

【本報訊】政府限制發水樓措施今年4月起生效,儘管細節尚待敲定,惟措施一旦落實,發展商獲豁免的樓面面積勢必較以往減少,發展商出價併購舊樓轉趨審慎,部份市區如大角嘴、深水埗及觀塘等舊區,過往不少一心購入區內舊樓單位博收購的投資者已幾近絕迹,舊區代理直言,該類投資客佔每月客源比例由50%急跌至10%或以下。

投資客比例降至一成

市區土地供應緊絀,加上收購門檻降至業權80%,引發財團及發展商收購舊樓意欲增加;但隨着政府收緊發水樓限制,併購步伐料放慢。
72物業推廣顧問執行董事林美顏指,大角嘴及深水埗一帶舊樓,主要是樓齡約50年唐樓,由於銀碼細,一般低於100萬元,遂成為區內投資者吸納目標,購入單位一邊間房出租,一邊博發展商或財團收購。過往每月買賣中,該類投資客佔50%,但收緊發水樓條例消息甫出後,投資意欲驟降,上月這比例急跌至10%。她預期,今年這類投資者會逐步減少,料跌至寥寥無幾。
同樣有大量舊樓供應的觀塘區,世紀21君怡地產經理柯錦文表示,觀塘不少唐樓成財團出擊收購目標,由於收購價已不便宜,如月華街泰康樓,市傳有財團出價實用面積每呎約6000元提出收購,造價與洋樓非常貼近,令博收購的投資者越來越難以平價購入單位,由以往10宗買賣佔5至6宗,跌至目前20宗僅得1宗,唐樓市道堪稱有價無市。至於唐樓造價則未見因博收購的投資者數目大減而下調。

嚴限發水出價趨審慎

近年政府就樓市引入多項限制,如增加額外印花稅,限制「發水」面積,勢影響物業發展的回報,發展商及財團在出價料審慎,因而拖慢收購步伐,投資者買舊樓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