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從歷史數據及近日走勢推論,1月出現較大波幅機會很大,期權策略應以Long為主。當時恒指約23000水平,一個N值約320點,由於兩個N值是預計短期波幅容易到達的位置,故可選Long23800Call或24000Call。如選貼價Call,買對方向當然贏得多,但壞處是成本較大,風險相對增加。檢查港交所(388)每天成交紀錄後( http://www.hkex.com.hk/chi/stat/dmstat/dayrpt/dmreport8_c.htm)簡單可比較出附表的分別。
宜速戰速決
附表見到,當23600Call由價外成為價內,利潤已超過一倍,資深期權投資者會把握到價套利的機會。
一般來說,做Long主要是希望持有的期權可由價外成為價內,LongCall博單邊上升,LongPut博單邊下跌,對時機的掌握要求較高。故Long只宜速戰速決,很少由月頭持到月尾結算。原因有三:
1.價內Call的期權金會緊貼指數上落,關聯度非常高,基本上持有價內LongCall差不多等同持有期指長倉,指數短線上落難以估計,如未能在利潤最高點時套利,指數如掉頭回落,利潤會大減,甚至由賺變蝕。
2.期指是方向性產品,只要方向對,不必擔心時間值損耗。相反,持有價內LongCall,雖然效果接近持有期指長倉,但期指並沒時間值損耗,就算短線回落,每月仍可轉倉,緊持看好,只要有足夠按金便可。LongCall在月結前看錯方向,基本上便全部虧損,無法轉倉到下月。
悶市存風險
3.期權是波幅性產品,如市況沉悶,引伸波幅下降,就算指數輕微上升,LongCall仍有可能出現虧損。
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