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 - 陳也

回憶錄 - 陳也

誰有資格寫回憶錄,有人醒目代答,是有銷量保證的名人。
名人回憶錄,叫做回憶,其實,十居其九,是失憶,或者,選擇性記得。回憶是信靠不過的,假如有人對簿公堂,向一本回憶錄追究責任,控以詆毀,法庭上,那位緬懷過去的作者,頂籠只可以回應,喔,這個我胡塗了,怎麼能搞亂了這麼重要的一節啊。而假如回憶錄不是此人的親筆實錄,唉,別裝蒜了,名人富人的回憶錄,怎會我手寫我心。開一張面額可觀的支票,欽點文化界頗有名聲的才子佳人,由公關大員邀約做寫手,面見也省了,貨銀兩訖,多省事啊。名人只作口述,筆錄者,要承擔風險。這年頭,回憶錄根本不賣,假如還招惹官司,賺那點錢也不那麼就手,討飯變了倒米,划不來。
回憶錄惹起哄動,記憶中(!)最火的是毛澤東御醫李志綏那本。羅德丞「那本」,可嚼度意料之外地高,平時不那麼政治敏感的朋友,都把這本書借去看。華叔沒有親撰回憶錄,很明顯,是不想回憶,未敢忘記。歷劫風波在,讓它留白吧。沒料到人身故才那麼幾天,各方陣營已格鬥爭奪材料,恐怕早晚會爆爭產鬧劇。其實,華叔過往的文集,從政情到教育、文藝與寓言,角度海天廣闊,文如其人。這位孤獨的詩人,早就把寶貴的人生閱歷寫得滿滿了,當跑的長路到達大圓滿終點,人生的大書,斯時徐徐掩卷合上,何須別人橫添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