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教育界戰友眼中,他是誨人不倦的平民教育家;在尋常百姓心中,他是堅毅不屈的民主鐵漢。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昨日為上周日病逝的創會會長司徒華舉行悼念會,有數百人到場致哀。大會以魯迅著名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輓聯,總結華叔追求公義及無私奉獻的一生。
記者:盧文烈、林俊謙
教協昨起連續兩日在華叔生前任校監的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舉行教育界悼念聚會,向司徒華致敬。會場置設弔唁冊,並展示華叔成長的相片、墨寶及著作;現場並擺放三塊悼念板,讓市民貼上自製的紙鶴及繫上黃絲帶。
老戰友眼淚流個不停
追悼儀式下午2時半開始,首部份有200多人出席,大會安排出席嘉賓先為華叔默哀一分鐘,眾人其後陸續到台前獻上白菊花,並向華叔遺照鞠躬。教協副會長張文光最後帶領眾人獻唱華叔生前最喜愛的歌曲《我們舉杯》:「我們要回憶起,最珍貴的一切,唱起那愉快的歌……」。合唱完畢後,大會繼續開放禮堂供市民弔唁,直到傍晚6時結束,估計共有數百人到場。
華叔生前最愛魯迅作品,大會以魯迅著名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輓聯。張文光指這兩句話是華叔一生的寫照,第一句表達出華叔對民主及公義的堅持,第二句可以形容華叔在教育方面無私的精神。
張文光表示,華叔是平民教育家,有教無類的精神值得學習。他在致悼辭時透露,華叔離世前最愛讀約翰福音12章:「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張文光形容華叔一生在教育、民主和愛國路上無畏無懼,「其人格風範,其氣節風骨,就像一粒麥子,在生命不息的奮鬥中啟蒙很多後來人」。
出席聚會的不少是與華叔共事多年的老戰友,部份人心情仍未平復,追悼會上眼淚流不停。與華叔認識超過30年的周老師,哭着形容自己猶如華叔的「小Fans」,原本計劃今年退休後多參與教協的義務工作,與華叔並肩作戰,豈料現時陰陽相隔。61年認識華叔的楊又蓮最欣賞華叔擇善固執的性格,「我以前問過佢,點解咁多人鬧你,你唔怕;佢話,我自己冇做錯,怕乜畀人鬧呀。」
梁振英拒評王丹來港
除了教育界,與華叔素未謀面的市民也到場致哀。就讀大學的黃小姐指華叔是民主的icon。家庭主婦林太帶同小三女兒文津,向華叔告別,文津其後更在弔唁冊上許下努力讀書的諾言。
另外,對於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等人希望獲批來港弔唁華叔,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說,已聽到大家聲音,由於政府已及發表講話,不適宜公開討論。
市民回憶華叔
《只為公義》
何先生(退休教師):
73年時華叔帶領我們上街,為文憑教師爭取福利,佢係一個不為自己,只為公義嘅人,值得學習。
《未忘教誨》
鄧玉貞(教協司庫):
華叔為人好清廉,樣樣親力親為。佢成日同我講,要做個好老師,對佢嘅教誨,我冇忘記到。
《感染女兒》
林太太(小三女生之母):
華叔無論喺教育抑或爭取民主都貢獻良多。我專登帶埋囡囡嚟,囡囡喺弔唁冊寫上會畀心機讀書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