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動力加強 零售續旺李克強:去年經濟增10%

中國內需動力加強 零售續旺
李克強:去年經濟增10%

【本報訊】內地預定下周公佈去年主要經濟數據,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則提前透露,中國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預計約10%;是08年以來重現雙位數增長,成功繼續「保八」,數字並與市場預期相若。他指出,內需拉動力進一步增強,去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18.5%,按年高出6.5個百分點。 記者:周燕芬

正在訪問德國的李克強出席柏林中德工商界晚宴時發表演說,他指過去兩年多,中國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去年內需拉動力進一步增強,其增長對全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0%,當中包括消費及投資。

出口彈內需貢獻仍勁

回顧2009年數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1%,因面對金融海嘯,當年經濟全部靠固定投資和內部消費所拉動。數據顯示,09年經濟增長中,因內需擴大而貢獻了12.6個百分點,彌補了因外需萎縮而減少3.9個百分點的影響;在內需中,投資需求貢獻了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貢獻4.6個百分點,反映經濟自主增長的強勁動力。
09年外需萎縮,主因外貿對GDP呈現負增長,故並無貢獻;但2010年環球經濟緩步復蘇,外貿重新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之一。不過據李克強所言,去年經濟增長中高達90%由內需所貢獻,這意味總出口減去總進口後的外貿貢獻只約10%。
李克強表示,中國消費需求旺盛,財政金融穩固,經濟運行正逐步轉入穩定增長軌道,他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滬膺全球最繁忙港口

展望2011年,大部份金融機構均預期中國經濟增長會放緩至低於10%。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沈建光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將邁進「高增長、高通脹」時代,如何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穩定通脹預期是今年政策者面臨的主要挑戰。他預測,將有6個主要指標可能會超出決策層或者市場預期,包括經濟增長依然上行,全年超過9.5%;通脹高於4.5%,超過政府4%的目標等。
去年外貿復蘇,可從貨櫃吞吐量反映。上海市政府公佈,2010年上海標準集裝箱吞吐量為2905萬個,已超逾新加坡,較其高出50萬個,晉身成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處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