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商品漲價推高內地通脹 - 張敏華

投資名言:商品漲價推高內地通脹 - 張敏華

踏入2011年,內地息口走勢及通脹問題成為投資市場的焦點。繼中國11月份通脹急升至5.1%後,市場正留意內地即將公佈12月份的通脹數據。花旗預期,2011年內地仍然存在通脹壓力,其中一個原因是商品資源價格跟隨需求而上升。
中國經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預期今明兩年的增長率或會有9%。經濟活動、城巿化以及內地消費需求增加,均會帶動工業和建設活動,從而刺激市場對煤、鋼鐵、銅等商品資源的需求。商品價格上漲,往往引發連鎖效應。例如,內地城市化的過程中,樓宇和鐵路的發展使用大量鋼鐵,亦會導致煉鋼用的煤炭價格飆升。鋼鐵和煤的價格上升,同時增加了工業生產成本,帶來通脹壓力。

建電網帶動銅需求

內地即將實行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將投資5.3萬億元人民幣於電力行業,其中興建電網佔2.55萬億元人民幣,較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增加70%(見圖)。電網需要用銅線,所以興建電網佔內地整體銅的使用量約五成,中央在電力行業的政策將對銅價有直接影響。再者,由於現存的銅礦老化及質素下降,花旗分析員預期,2011年全球銅的供應仍然緊張,導致銅價仍有上升空間。

運輸存憂 煤價續揚

中國的用電量,是反映工業和經濟活動的領先指標。電網的擴建,亦預示內地城市化加速和工業生產擴張,反映國家未來對鐵、水泥和煤等資源的需求將繼續增加。
此外,內地主要的能源仍然是煤炭和石油。預計2011年中國對煤炭的需求將上升7.3%,但預計供應僅增長4.8%。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預期中國需要入口近2.3億噸煤,按年急增超過六成。
而且,內地的鐵路交通網絡仍未完善,令煤炭的運輸存在不穩定因素,間接令煤價上升。
雖然近期資源股有回吐,但在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巿化的大趨勢下,商品需求仍然殷切,內地資源股仍具長遠投資價值。花旗分析員認為,內地銅材是求過於供,但鋁材是供過於求,所以銅礦股較鋁業股可取。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