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口戒仇 - 林夕

戒口戒仇 - 林夕

梁國雄在弔唁冊上給司徒華最後留言,用了華叔偶像魯迅的詩:「歷劫風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笑間恩仇盡泯,多豪情多包容多大度,可惜怎麼總要在為死者諱的傳統下,才有此一笑?
兄弟反目成仇多的是,但既如長毛在悼念現場所言,他自己與華叔爭取目標一致,過去那些爭拗份屬平常,那又何來仇恨可言,亦更無恩仇可泯。有些字眼用起來很爽,很有力,例如「恩仇」,用慣了,就不知不覺動不動就起了仇恨的心,散播仇恨的語言。長毛重申沒有詛咒華叔患癌上腦,那四個字只是提問,我們願意相信那不是詛咒,那的確只是在問:是不是惡疾惡到一個程度,令腦部運作不正常,以至作出超錯的判斷。
即使只是這樣,在「爭論」時拿病人的病來做話題,就算那病人是仇人,也屬不該吧。其實,舌戰當初,是早知必有死者為大的今日,今日或早或晚必來,既知必來,即便有仇,何不早泯,只是其是非其非,免生無謂是非?此刻重提舊事,不是要搞挑撥,是歎息,是希望大家都懂得戒口。戒的就是惡口,正如黃毓民在弔唁時說的:就算在生時,也不該用人身攻擊。黃幫主此言甚是,尤其身陷一些已告淪陷的討論區時,眼見都變成無恩有仇的鬥獸場,培養出一個個罵得不高明的罵手打手,外人看來,看不見道理,只覺仇恨上腦。
別妄說恩仇,至令敵人與對手不分。雖說早已不是同路人,若真心認為彼此目標一致,那是對手。而敵人,我只記得劉曉波說過最動人最應學習的一句話:我沒有敵人。我們要文明地擊倒的,只是阻礙文明發展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