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漁護署擬帶頭開發從日本引入的蔬菜工場,透過控制光線、溫度、營養,在無菌環境全天候種植有機蔬菜,蔬菜生長速度快逾倍,更可即摘即食,但成本較高,適合中高檔市場。該署昨起又舉辦本地漁農美食迎春嘉年華,除展出工場模型,也推介本地首次種植的有機南瓜、首賣的有機烏頭以及清甜可即食有機日本品種蘿蔔等。
擬引入日本蔬菜工場
嘉年華昨起一連三天於旺角花墟公園舉行,料吸引十多萬人入場,逾280個攤位中最吸引是本地農戶及養魚戶「大晒冷」的攤位。漁護署農業主任陳兆麟說,當中多為有機,包括首次助本地農戶種植的有機南瓜,品種包括越南的阿石、內地的密本、台灣的仙姑及白秋。
從事貿易多年的黎小姐,因外滙大升致生意難做,剛轉行務農,去年9月從漁護署取得小南瓜種子,及學習有機種植,「唔可以落殺蟲藥,但南瓜細個時好冧,易俾蟲蛀,所以用紙袋逐個包住佢」。她說,可惜去年天氣時冷時熱,600個南瓜現只剩150個,昨「傾巢而出」,58元一公斤,銷情不俗。
華記有機蔬果農場則力推有機日本品種蘿蔔,負責人蔡先生拿着刀將偌大生蘿蔔即切供試食,市民曾太吃後大叫:「好甜呀!」蔡先生說,日本品種蘿蔔沒本地蘿蔔的辣及苦澀味,並可生吃,雖每斤20元較本地的5、6元貴得多,但種植數年每年幾百斤都售罄。
楊氏水產負責人楊瑞良說,首賣有機烏頭魚,是以低密度及有機飼料養殖,每條售50元;也推介巨型寶石魚,每條2至3斤重售60元,較一般的大一倍,「夠體面,味道唔比青斑差,希望打入飲宴市場」。
陳兆麟說,研究引入日本蔬菜工場,工場內空氣都經過濾無菌,毋須放農藥,「啲菜係一摘即食」。他說室內溫度及光線也適合蔬菜生長,令生長速度快一倍,可全年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