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一連兩天的工作會議完結後,內地媒體紛紛就會後報告找來權威人士解畫,其中有指今年M2控制目標為增長約16%;而信貸投放則不設置貸款控制目標,原因是經濟增長面臨內外不確定因素,內地對於信貸投放調控更趨於邊走邊看;而穩定物價則列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央行幾大主要任務之首。
《中國證券報》的評論指出,央行今年在會後「破例」未明確提出全年信貸增長目標,而是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有分析認為,於穩定增長與調控通脹的兩個問題的平衡上,信貸投放決策異常艱難。
《經濟參考報》則引述權威人士指,今年M2控制目標為增長約16%,而穩定物價的決心亦更加明顯,強調提高調控的針對性,有效管理流動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當前重要任務一是穩物價;二是促轉變;三是防風險;四是推改革。
巴曙松估今年逾8萬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目前外部經濟復蘇較想像中強,認為要控制通脹,信貸投放目標要低於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由於09年金融危機後啟動了大量建設項目,信貸可能要比7萬億元多,若再考慮到配合M2增長,則更有可能要超於8萬億元。他認為,實際執行可能偏向寬鬆,中央要防止明緊暗鬆,以免為年中物價帶來更大壓力。
今年新貸總額目標成謎,去年新貸則續由四大行主導。內地財新網引述銀行同業數據顯示,四大行2010年12月新增貸款約1600億元,全年新增貸款則超過3萬億元,但不足3.1萬億元。報道引述受訪內地銀行高管指出,雖然去年新增貸款超過既定目標,但總體有序投放。
報道又指出,各行目前仍在根據央行的相關導向,測算和制訂今年的信貸投放目標。報道引述央行高管直言,今年比較合理的信貸增速應在12%至13%之間,但可以根據內地生產總值(GDP)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增長情況作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