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筆者聽到電台報道,指政府有意成立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曾經提過有關話題,想不到半年後,金管局已「做嘢」,日前政府公佈,就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展開為期1個月諮詢。如果進展順利,有關資料庫可望在今年第二季面世。
正面資料庫利銀行政府
正如筆者去年所說,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一旦推出,是遏樓市炒風的王牌招數。雖然根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表的諮詢文件,按揭資料庫會加入借款人住宅及非住宅物業的按揭宗數資料,資料只涵蓋借款人姓名及按揭物業宗數,不涉及其他。
不過,當準業主向銀行貸款時,銀行只要問一句,「先生,你有幾多個mortgage?」準業主已即時無所遁形,因為若銀行知道了準業主背負的按揭宗數,自然會進一步要求提供更具體詳情,包括尚餘按揭金額、樓價等,準業主要取得按揭貸款,難免要和盤托出,銀行便可全盤知道,所以按揭信貸資料庫背後的意義,實不容小覷。
對銀行來說,推出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百利而無一害,因為銀行可以清楚知悉客戶有多少資產,以更有效管理風險。對於政府而言,這當然亦是好的政策,因可以此作調控樓市的「撒手鐧」。
不過,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要知道,對於大部份香港市民來說,物業佔個人財富極大比重,換言之,若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推出,市民的「整體財富」將會即時「上報」予各大銀行。這並非面面俱圓的三贏方案,社會要取平衡,如何取捨?筆者相信真理越辯越明,任何新政策經過討論自會發現新角度,所以大家要為自己的利益,在諮詢期內踴躍發表意見。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