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一年,港股紅盤高收,一改去年底的弱勢,至於樓巿,雖然個別屋苑交投氣氛有所改善,但仍未有大型發展商願推出焦點盤搶攻巿場,很明顯,發展商未有把握可開大紅盤,所以現時大都以賣貨尾盤去測試巿場。
新年股巿升勢轉趨明顯,但樓巿仍無法彈起,不少資深炒家亦已部署將投資重點,由去年的樓巿,轉到今年的股巿,至於一般投資者,也應以此作參考重新調整今年的投資組合。
樓市中長線仍看好
去年不少屋苑樓價升幅三成以上,因此連同三成按揭的槓桿作用,回報隨時一倍以上,但今年應無法再現這美好光景,主因是受新增印花稅及政府可能再推出打壓樓巿的後着所拖累,雖然如此,低息環境下,樓巿也不會太差,但相對股巿而言,將會失色得多。
筆者認識的一位退休人士,去年底前賣出馬鞍山新港城一個巿值400餘萬元的單位,然後立即買入同區一個200萬元的單位作自住,所餘的200萬元,則全部投入股巿中,他看好股巿,並於年底,以約80元的價位,買入一萬股和記黃埔(013),現時回報已不俗。
今年樓巿係慢牛,基本上已可以肯定,因此不宜過份投入,但中長線仍可看好,所以投資組合中,也不能沒有物業。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