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美國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NewtGingrich)嗎?九四年他挾中期選舉共和黨大勝的聲勢,昂然成為權位僅次於正副總統的眾議院議長,以「ContractwithAmerica」(與美國的誓約)為口號向已成跛腳鴨的克林頓總統逼宮,想在百天內全盤改變政府的政策及方向,包括推動法案大幅減稅,改革福利制度,改革議會運作,平衡財政預算……等。簡而言之,就是把民主黨主宰國會四十年來的做法打碎,把克林頓的政策推倒,重新引入前總統列根八十年代中的政策方向。
由於克林頓上任後民望一直偏低,醜聞不斷,加上金里奇能言善道,說話簡單直接,聲勢逼人。當時有的傳媒甚至把金里奇視為真正的總統,克林頓不過是捱時間等收工的跛腳鴨。事實上在形勢比人強下,克林頓政府處於捱打狀態,不得不接招,不得不被逼跟金里奇及共和黨妥協。
只是選民的心變得跟少女一樣快,咄咄逼人的金里奇及共和黨逐漸失去競選時的光環,開始被選民及傳媒嫌棄,認為他們太得意忘形,太驕橫,太自鳴正義。相反,扮弱者的克林頓則逐漸贏得同情,一步一步挽回劣勢。到九五年十二月,克林頓決定跟金里奇主導的國會攤牌,不肯簽署共和黨通過的削減政府開支撥款法案。最後聯邦政府被逼停止所有非緊急服務,大量政府人員停工休假,政府運作迹近癱瘓。金里奇當然把矛頭指向克林頓總統,克林頓及民主黨則指政府「關門大吉」是金里奇及共和黨一手造成。可在民意戰上,金里奇卻大敗,選民大部份把責任放在他頭上,認為共和黨不肯妥協、太專橫是罪魁禍首。
經過這一役,金里奇的政星開始黯淡,再不能像剛當選時那樣呼風喚雨,更失去角逐白宮寶座的機會。倒是克林頓敗部復活,重建民望,再加上經濟加快復蘇,令他在九六年大選能輕取對手,成功連任。
說起這段不太舊的往事是因為現時美國政壇的形勢跟金里奇上位時相當類似,充滿Dejavu(似曾相識)的氛圍。去年中期選舉後,共和黨重新掌握眾議院,新上任的眾議院議長博納(JohnA.Boehner)及共和黨矢言要全盤推翻奧巴馬新政,包括用盡各種手段扳倒已通過的醫療改革方案,逼聯邦政府滅赤,改造華盛頓政治操作,重劃選區確保共和黨優勢……。處於守勢的奧巴馬則開始扮弱者,擺出一副準備合作的態度,擺出一副相忍為國的姿態。假若博納及共和黨被勝利冲昏頭腦,咄咄逼人甚至擺出一副君臨天下嘴臉的話,民意隨時會反彈,會把怨氣、責任放到共和黨頭上,令共和黨瞬即由優勢變成弱勢,間接協助奧巴馬競選連任。
美國會不會出現另一個金里奇,奧巴馬會不會是另一個克林頓,到今年秋季就會看得清清楚楚。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