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卡通信紙寫起 - 陳也

從一張卡通信紙寫起 - 陳也

如果我是校長,受華叔深深啟導,會怎樣替陳學殷寫求情信呢?就從那張重要證物勒索字條寫起。那張紙,不是白紙,就像陳學殷,已經成年,結了婚,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那張卡通信紙,卻有兩個娃娃和一頭小狗,童心童趣,顯然寫信那位,是個仍未長大,心智非常不成熟的人。這樣的成年人,香港不欠缺,他們曾經都是家長的金叵羅,學校的風頭躉,友儕中的異性緣旺盛人辦。年青人跟傳媒一樣,雖然被主席訓斥naive,但天真與儍不是罪啊,只要預料到,天真與儍的代價,是瑯璫下獄,誰會以身試法這麼糊塗呢。沉迷網絡世界的後生,寫blog送飯的新人類,日常除了打機、煲劇、追娛樂消息捧星,對將來最大的願景,不是落實雙普選,不是一人一票選特首,不是寄望民主自由花開遍祖國神州,不是平反六四,撫平傷痕,不是貧富大和解,更加不是人人有書讀,通街四方帽。年青人的視野,被自己跟前的懸浮粒子阻擋,假如有稱得上是理想的話,肯定是發達,發過李嘉誠!學校很不幸,從來沒有一科,能傳授學生,做李嘉誠的必殺技!但很多所謂傳統學校一直配合商家,將孩子打造成服務李嘉誠的準員工。要達到這一步,必須在公開試先摘下幾個A再說。求學,是求A啊學殷。從學校和運動場退下來的女孩子,滿臉茫然,世界原來不那麼大,工種不是茶樓知客就是sale屎,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扶梯,只聞聲響,恐怕是只開放予學費六萬元的直資名校資優生。
學殷碰了壁,犯了錯,黯然面對法庭外的傳媒,在法庭內羞愧痛哭。換了是富人的千金,傳媒不是被打翻相機,就是遭超速衝紅燈的座駕輾過腳背了。26歲,當跑的路剛起步,要打的仗還未趕上,人生卻像一張卡通信紙,旁觀者衝着你不懷好意喪笑,你能怎樣?惟有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