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棄設信貸額度邁向市場化 改參考GDP調控

人行棄設信貸額度
邁向市場化 改參考GDP調控

【本報訊】踏入新一年,內地至今仍未公佈本年信貸投放額度,內地傳媒爭相報道,指人民銀行今年將不會預設相關額度,改以參考經濟增長、通脹水平及各間銀行的狀態來衡量信貸,傳聞越見言之鑿鑿。有經濟學家強調,中央要走市場化的路是沒錯,但要充份考慮市場變化、銀行會如何應對。
記者:呂雪玲

《上海證券報》日前報道,內地今年不會就信貸投放設定一個明確目標,信貸增長主要參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和通脹水平,其中尤以GDP增長率為主要參考指標。

內銀考核周期縮短

市場人士認為,這意味今年的貨幣政策,央行將以差別準備金率工具為主,統一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次數可能會較去年明顯減少,改為更有針對性地回收過多流動性,優化信貸結構。
滙豐亞洲經濟研究部主管屈宏斌指出,內地今年不提供全年總信貸額度,改以透過個別存款準備金率的調升作調控,這能讓央行較快地對應價格壓力,認為市場未來半年要做好存款準備金率會有更多調升的準備。
《證券時報》又指,為了保證今年信貸投放,相關部門考慮縮短考核周期,由去年按季考核縮短至按月考核,甚至按周考核。
報道指出,去年的考核周期為按季進行,即去年全年的信貸目標設定在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央行實質每季有個進度指標,報道指去年的比例為「3:3:2:2」,即首季的信貸投放提倡的比例為7.5萬億元的十分之三,即約2.25萬億元,其餘三季如此類推。
中央並沒有批示信貸投放額度,內銀在拿揑放貸上倍感困難,擔心政策隨時會改變,加上傳統上銀行年初貸款政策亦較寬鬆,內地便傳出今年首個工作日放貸過千億元的消息。市場因此預計1月信貸投放量將破萬億元。

本月新貸料破萬億

今年信貸目標尚未明朗,業界普遍認為今年預期貨幣政策趨緊將促使銀行更早點把信貸投放出去,1月份的信貸投放量破萬億元不足為奇。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中央不給額度,面對政策的不確定,銀行更早投放信貸亦非特別,中央要走市場化的路是沒錯,但要充份考慮銀行是如何應對,會為市場帶來甚麼變化,相信中央很快會因應新措施調控市場。
據以往慣例,1月份大多是信貸投放大升時期,2009年1月份信貸投放達1.61萬億元,2010年1月份達到1.39萬億元。而2010年首周,單日信貸量也曾達到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