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期,毛澤東的石膏像成為製造毛崇拜的得力道具,無論是機關單位的辦公室裏,還是人家過去擺放祖宗牌位的地方,此等最顯眼的位置此時都供奉着毛的石膏像。許多人都知道,幾年前大陸發生一起文案,作家閻連科先生的中篇小說《為人民服務》出版後被禁。該小說的一個核心情節裏的一個核心元素就是毛澤東石膏像:某部隊首長的少妻難耐寂寞,與首長的衞兵勾搭成姦。為了達到長期佔有這個年輕兵蛋子的目的,首長的少妻設下毒計,讓兵蛋子無意間打碎一個毛石膏座像。一旦被告發,這可是一樁大罪!由此,那兵蛋子被牢牢轄制,少妻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隨時得行苟且之事。
閻連科使用的這個故事一定有其生活原型,絕非憑空杜撰。我這裏再介紹一個現實故事。
且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陸東南沿海某小鎮是著名的僑鄉,許多女孩子通過涉外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該鎮有位姑娘,姓邱,年方二八,一萬八千元的彩禮過手之後,嫁與一位比她大十六歲的港客李某。李某是忙碌的生意人,結婚三天即返港忙業務,把邱氏留在娘家,此後一年回來一次,每次都是來去匆匆。文革開始後,這層稀薄的「海外關係」給邱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紅衞兵隔三差五來抄家抓人遊鬥。邱氏無奈,遂決定接受一個造反派小頭目要求與其維持不正當男女關係的要求,藉以減緩家庭遭受的政治壓力。小頭目三天兩頭到邱家來,名曰宣傳毛澤東思想,實為與邱氏幽會偷情。
久而久之,港客李某風聞此事,聲言要休邱氏。赴港簽證即將批下來,不能在此節骨眼上斷送自己的前程,邱氏暗下決心與小頭目斷絕往來。小頭目哪裏肯依,糾纏不休。無奈之下,邱氏決定設一陷阱,與之「絕交」。一天中午,小頭目又偷偷潛進邱家,欲求雲雨之歡。邱氏告訴他:「不知你是否真心對我,今天我要出題考考你。」小頭目立即答應,指天畫地,願接受考驗。邱氏指着廳堂桌子上的毛澤東石膏像,像主人對狗發指示一般,命令道:「去!把它給我砸了!」小頭目慾火中燒,未及多想,操起一根木棒,對毛像就是一個橫掃。就在毛像落地的同時,邱氏跑到大門外大聲呼喊:「有人砸毛主席像啦!」
正在邱家大門外游弋的紅衞兵聞聲而至,帶着木棒、皮帶如狼似虎地闖了進來,小頭目被帶走,最終以現行反革命罪被判刑五年。但邱氏欲藉以挽救與港客婚姻的目的並未實現,李某最終還是休掉了邱氏。邱氏後來竟嫁給了那個被判刑入獄的紅衞兵小頭目,並生有一雙兒女。
(莫余毒也毛澤東系列故事之二)
焦國標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