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對華叔離世的失分或得分 - 何明

特首對華叔離世的失分或得分 - 何明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最高領導人可以面對傳媒的提問時,不屑一顧,不言不語,視萬象如無物,連官腔標準回答:「謝謝各位!我沒有任何評論。」或「對不起,暫時並非是適當回應時候。」都不屑?
早前到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因為想借的那本書,只記得作者名字,忘卻書名。圖書館職員熱心地給我查閱,歷十分鐘我終於找到自己要找的書,自覺十分歉疚,一來為阻礙下一位接受服務者帶來的延誤覺得抱歉,同時對圖書館職員的熱心、耐心和以「公僕」精神的殷勤服務肅然起敬。

無必要迴避提問

在電視畫面前看到同是港人公僕,我們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司徒華弔唁冊簽名後,一直被傳媒追問會否讓海外民運人士,吾爾開希及王丹來港弔唁司徒華時,卻一臉不屑地我行我素地「我行我路」,對所有記者提問視為洪水猛獸,完全不理會,有失行政長官或公務員,或稱為公僕的起碼禮貌風範。
曾蔭權忘記了,他只是香港市民的公僕。他必須向香港市民、記者提供起碼的有禮貌的服務態度。他的薪金是香港市民支付的。
曾蔭權可以有一千個迴避這些提問的「標準答案」。他說自己是政治家,既然樂於成為政治家就應同時樂於運用既定的政治語言,而不是嘟着嘴不發一言扮小家。他可以鸚鵡學言地跟林公公瑞麟說:「不評論個別人士」,或「依法辦事」,甚至是「政府會按章辦事」,或最安全的說法:「政府在適當的時候自有公佈。」
可是曾特首卻選擇鼓起泡腮不回應。曾蔭權不止一次公開說言論自由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他及他領導的政府會竭力捍衞言論自由。足見曾蔭權肯定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和與言論自由環環緊扣的傳媒的重要性。但他對傳媒冷漠不屑態度的表現卻與他的言論大相逕庭,完全是講一套做一套。
曾蔭權若果認為司徒華是不值得褒揚的人,司徒華離世,就不必表態悼念尊敬,更毋須親身簽弔唁冊。既然曾蔭權公開表態肯定尊敬司徒華對香港和國家的貢獻,就沒有必要迴避所有與這位他悼念尊敬的司徒華的所有相關提問。悼念一個尊敬的人,是崇高的情操。可是因配合大圍形勢虛意悼念一個被廣泛推崇的人,卻對這個人被景仰的核心價值觀刻意迴避或置若罔聞,並對與這價值觀認同的相關人士打壓,根本就是對我們尊敬的司徒華抽水侮辱!
在今天的民意基礎上,曾蔭權可以冒着對司徒華的離世置若罔聞而失分,也可選擇為悼念司徒華而得分。有膽量不怕失分就讓司徒華圈劃於禮賓府和政府總部範圍之外發酵;否則,要是期望在司徒華離世事件中撈一點政治油水得分,就沒有那麼便宜,特區政府必須面對司徒華畢生的平反六四意願上表態,和對海外民運人士來港奔喪一事上作特別考慮。
否則,曾蔭權和他領導的特區政府,對司徒華離世一事,只給香港市民看到的是惺惺作態的政治抽水。

何明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