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終於在MoneyCafe遇上數碼通的Chris。我們相識有一段日子,但同一個節目出現,還是第一次。多年來,在許多問題上,我們和而不同,私底下的吹水,變成了節目,希望觀眾會喜歡。當日Chris提供了最新的市場情報:每天香港使用facebook的人數,高達200萬。
啊,facebook跟電訊商透過這個數字,恐怕不是為了炫耀吧。不過,Chris沒有再多講故事的來龍去脈,我們也只好估估吓。facebook希望和電訊商合作收費和拆賬嗎?市場已經有免費用上facebook的安排,不過,一直以來我都想不到這個服務的價值在哪裏。月費式任用facebook的計劃嗎?噢,現在是甚麼年代?有用手機上網的,用iPhone的,用Andriod的,這些月費計劃就好像回歸到10年前。希望facebook的BD,不會老套到將這種舊橋拿出來。
高盛找人投資fb 觸動監管機構
我還是認為,facebook最有可為的,還是微付費系統。要是facebook現在的付費系統可以掛到電訊商的賬單上,那絕對是無限的可能。
事實上,手機付費的概念存在了許多年,不過一直無法成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背後沒有像facebook般跨網跨地域的平台。要是facebook在這方面的發展,十畫有七、八撇,上市時的故事也吹得更大。當然,到時最大的挑戰,將會是世界各國的財金監管機構。
話說回頭,早前有報道指高盛扭盡六壬,讓客戶變相投資facebook,監管機構喊打喊殺。Givemeabreak,Please。監管機構究竟希望保障投資者?還是那些打份工的覺得有人可以捷足先登,眼血症發作所以才無痛呻吟?
「法例就是法例。」無錯。不過,法律罅就是法律沒有說不准的事。
換句話說,誰叫立法的豬兜心思不夠細密?美國監管機構頻頻無事生非,只為表示自己政治正確。難怪近年港交所的股價長年有溢價,對冲基金都搬到香港。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