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美國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經濟大有機會走出谷底,為下周一舉行為期3天的香港玩具展注入強心針。該展覽向來被視為玩具業全年表現的晴雨表,展覽未開,香港玩具廠商會常務副會長楊子江先為玩具業把脈,他形容2011年將是充滿挑戰和艱辛的一年,業務只會有溫和增長。
記者:周燕芬、陳健文
楊子江作出保守的估計,是由於業界仍面對經營成本上升的問題,廠商要走擁有自己品牌的道路,才能提高議價能力。
儘管美國周三公佈的私人企業職位增長歷來最勁,不過,楊子江認為在內憂外患下,警號未除。他分析指,今年美國失業率仍會高企,歐洲經濟仍困難;此外,內地原材料、人民幣和工資繼續上漲,做生意將是艱難的一年。
人民幣似「矮仔上樓梯」
他續稱,內地工資增幅至少達8%至10%,有報道更稱,今年北京最低工資加20%,聽到「腳都軟」!人民幣亦會穩步上揚約3%,「好似矮仔上樓梯咁」,對成本構成壓力。原材料方面,塑料成本去年上漲逾10%,棉花數月內急升30%;今年的走勢很難看通,因為原材料市場充斥炒家,連「塑膠料都當股票炒,冇佢乎!」
各樣成本均漲價,他說,玩具商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新產品定價上有主導權,作出相應提價;否則若只是來料加工(OEM),則會被人壓榨,生存空間越收越窄。
他又指,玩具業經常被人「攞嚟做戰靶」,在人權、產品安全、環保上要求多多,港商已習慣兵來將擋;不過「好多中小型廠商仍發緊夢,未來將會好悽慘。」
經常被人「攞嚟做箭靶」
貿發局資料顯示,2010年首10個月整體出口跌20.9%至81.46億美元(2009年同期跌11.1%),惟他指數據並不反映事實,因為本港玩具廠商約有逾一半內地生產的玩具貨品,直接由內地港口出口,不再經香港出口。
他指2010年玩具市場出口約有3%的輕微增幅,最主要的美國市場料停滯不前;歐洲方面,則受惠東歐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需求增加,估計約有8%至10%升幅;至於中國市場,過去10年每年平均維持約20%的升幅。雖然中美需求看似此消彼長,但美國消費者「推住架shoppingcar執藥咁執,聖誕節成車咁買」,與中國消費者最多只買2、3件,兩者消費水平仍有相當差距。
剛過去的聖誕節,他指美國市場表現可以,但歐洲尤其是法國、英國,受大風雪影響,銷情微跌。
做廠家,一定要抱最壞的打算,作最好的準備。下周舉行的玩具展為貿發局今年首個展覽,來自本港、中國與海外共逾1900個參展商,齊向全球買家推介新穎玩具,爭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