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今年股市決非無風無險 - 沈振盈

實戰理論:今年股市決非無風無險 - 沈振盈

踏入新的一年,港股接連報捷,確實是好的開始。能否由此而聯想到「一月效應」,接着就相信全年股市必定大升?世事無絕對,在現今的投資市場確實不要這麼單純!很多傳統智慧隨着環境及遊戲規則改變,變得沒有參考價值。今年投資市場的變數頗多,後市的可預測性其實極低,但偏偏市場上卻有頗為一面倒的看法,環球游資正磨刀霍霍準備大炒一番,對筆者來說,這並非吉兆,因為「報喜不報憂」的分析及預測越來越做到出面,實乃欲蓋彌彰。
2009年初,金融海嘯發生後,各國救市,筆者可以好肯定地預測經濟「數據」會復蘇、股市「狂牛」重現,因為有數得計。當年估恒指全年目標21000,被人認為「語不驚人死不休」,不少人「睇住你點死」,但筆者卻極有信心、極肯定。
2010年,大局初定,筆者預期港股只會是大型上落市,目標26000,但語氣已沒有這般肯定,皆因經濟復蘇的真正情況如何,需要認真去驗證。

恒指上半年可見26000

到了今年,當各大行發表了極度樂觀的預測之餘,反而越來越多人相信今年美國經濟一定全面復蘇,實在令筆者摸不着頭腦。大家憑何理據作出如此估計呢?當日(2009年)基數低,一切數據皆能因為救市的政策帶動而改善,大家反而無信心。
救市已實施兩年,美國出到QE2,就算有QE3、QE4都只是死路一條!為何大家仍信心十足?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見到個市升了上來,便會因而相信了此等預測。正如近期很多人見到利豐(494)及富士康(2038)升,就確認美國經濟一定復蘇,這在邏輯上是本末倒置,以果為因。
對於2011年的股市,筆者暫且只可以預測第一季會出現升市,上半年仍然安全,26000應有機會達到。至於下半年及全年目標,要等第二季尾掌握到更確實的數據後才敢估。打了大補針催生的「牛」,究竟會茁壯成長抑或提早夭折,第三季便可分曉。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