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本地桃花農100戶減至20戶

特稿
本地桃花農100戶減至20戶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也未必依舊笑春風。本地桃花農近年由逾百戶減至不足20戶,且大多年事已高。有花農慨嘆本地桃花遲早湮沒,市民難再看到遍地嫣紅的桃花園。「舊年好多商場轉買大陸桃花,結果啲花唔開,走嚟問我,我都冇符,畀唔到花佢哋。」
中國人,尤其做生意的,新春最愛擺放桃花,取其「鴻圖」之意,其實桃花枝枝皆辛苦,「桃樹係唔開花,要先幫佢接上開花嘅桃枝。」財利農場老闆馮正說,接枝後種植一年才見花蕾,再等最少三年才可發售,「呢三年唔係坐喺度等,係要不斷幫佢分枝,每枝再開好多花。」
三年桃花大約高5至6呎,若要長成7、8呎,要等四、五年;若要成為14呎以上的桃花王,更要等7、8年,「每年都係心機」。馮正說,還需視乎天氣溫度控制桃花生長速度,如預料天氣寒冷,就要提早摘葉。

多商場轉用內地桃花

「唔係棵棵都等到咁多年o架!」桃花大王劉海濤也說,每年夏季的颱風、大雨,都威脅桃花生長,「試過打風,半夜爬起身冒風雨拉帆布幫佢遮雨,自己就濕晒」。他說桃花要悉心照料,不可靠大型機器,又不時要除蟲、施肥。採訪當天剛施肥,陣陣「香氣」確實不足為外人道。
近年內地桃花引入,價格便宜一半,但劉海濤說品質未必有保證,如去年不少商場轉用內地桃花,新春時花蕾不開甚至枯掉,「佢新年打電話嚟問我,我都賣晒幫佢唔到」。
「我個仔話,老竇家咩年代呀,仲種桃花!」他說桃花農已由10年前的逾百戶,至現在不足20戶,遲早式微。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