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本港人民幣存款不斷增加,配合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銀行及券商正密鑼緊鼓地籌備各種人民幣相關產品。
據悉,港交所(388)亦曾向衍生工具發行商就人民幣計價認股證及牛熊證產品收集意見,雖然不少發行商均有興趣,不過業內人士卻大潑冷水指其運作上仍有難度。
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部董事李錦表示,該行已就相關產品作出初步研究,包括當中的貨幣兌換、結算系統以及風險對冲等,待港交所容許後,爭取成為首批發行商。而高盛董事總經理孫明哲亦指出,如果監管規則容許,投資者也有需求,該行會樂意研究發行這類產品。
涉外滙風險
雖然發行商興致勃勃,但瑞銀股票風險管理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坦言,目前相關發行配套及後勤方面仍未能配合,再者相關產品的交易金額每宗動輒僅千元計,改以人民幣交易相關需求未必太大。而渣打股票衍生及中介銷售部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則預計,今年內相關產品可望推出,其中以人民幣輪的機會較大,因牛熊證涉及收回問題,除有需要與正股對冲之外,亦需要對冲外滙,難度較高,預計推出初期不會太流行。
有業內人士更直指,產品於運作上仍未可行,單從結算上計,外資行本身未必存有人民幣,於發行有關產品時,可能有需要存有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另一業內人士指出,港交所就有關產品結算問題曾多次與業界溝通,而推出相關產品並非雙方首要目標。再者,即使推出人民幣輪亦較大機會與A股掛鈎,這將涉及透過QFII買A股,而QFII本身並不鼓勵短線投資,相信政策上並不容許。
至於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指出,人民幣計價或結算窩輪及牛熊證理論上可行,不過目前市場上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只有債券,仍未推出人民幣正股,推出股證意義不大,相信一兩年內推出的可能性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