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碟!」從來Band仔都有這個願望。樂隊RedNoon夾了十年Band,三度簽約唱片公司都難產收場,去年憑在網上多條短片迅速上位,並自組公司,終於自資出碟。但未幾即是非不絕,網民毀譽參半。到底這條路,該怎麼走?
記者:何兆彬
攝影:林栢鈞
窮到褲袋得4蚊
「夾了十年,有沒有風言風語?當然有啦。親戚、阿媽的朋友自然會講啦:你個仔工又做唔長,成pat屎咁。」樂隊Bass手阿豐談起多年辛酸史:「我份人衝動,好多工頂唔順又唔做,又返來夾Band。而且我是四個隊員中經濟環境最差的,自小住公屋,也是經濟壓力最大的。有一天我返來見到他們在吃麪,我又想吃,往褲袋一看,只有兩個$2,共4蚊雞!而銀行又只剩幾十蚊。好彩都過咗去。」RedNoon夾了十年,阿豐是最後加入的成員,也夾了八年。「如今終於出了碟,上了電視,有些親人朋友也終於說:『好了,等你們這麼久,終於也做了些事出來。』RedNoon夾了兩年就跟朋友說要出碟,但一直只聞樓梯響,出不成,「講到自己口臭,朋友再見我哋都唔好意思問了。其實八年前我們已錄好了一隻碟,但後來有唱片公司接觸,我們心想有公司幫你搞,可以錄好一點啊,那批錄音就沒有推出了。」哪知道連續三次都是簽了約,卻一直被拖,「試過有老闆說,你們今年犯太歲,不能出碟,明年吧。那一年剛好有四個生肖犯太歲,我們四人佔了兩個。」
可能中的計都中了
令人悔恨的往事還很多,主音馬仔:「有一陣子簽了BigEcho,要我們天天在一個商場演唱,沒有酬勞,也沒有人看我們演出,但因為每次唱片公司都會跟你說:你乖乖的演出多久,明年就可以出碟,我們又聽話了。又有一年,唱片公司跟我們說:你就是髮型不行,要我們染一撮紅髮,當年我們年少無知,結果又聽話去染了,其實心裏一點也不認為這髮型好看,也不明白與音樂有何關係。」他們總結蹉跎多年歲月的經驗:「可能中的計我們都中過了,十年來遇上的都是想用音樂來賺錢的生意人,而非音樂人。最弊是簽了約那幾年,縱使唱片公司不替你出碟,但我們也沒有任何辦法,惟有等約滿。」其間要維生,惟有教結他教鼓。Bass手阿豐說學Bass的人不多,自己教過結他又懂電腦,故以電腦相關工作賺取生活費。除了工作賺錢,大家就躲起來寫歌練歌,「大家都沒有甚麼消費,衫也沒買。四個人之所以能多年守在一起,就是因為當年大家都講好,我們有兩個共同目標:一是出碟,二是希望以音樂為全職。」當初的Bass手就是因為夾Band只為興趣,目標不一致而離隊。
求之不得等解約
三次簽約唱片公司,最傷是遇上環球唱片,因為歌都錄好了,但高層人事變動,結果計劃難產,幾人傷心欲絕;幾年之後,同樣的事情再發生,今次公司叫「星娛樂」,他們無計可施,合約又綁死了樂隊在期間不能發表作品,不能公開演出。人急智生,他們想到在網上發圍,「想俾人知道RedNoon仲未死。我們找唱片公司老闆談,其實他50多歲不懂網絡事,說隨我們去搞。」他們有感香港人喜歡負面事,於是每人一部iPhone,各玩一種樂器,在港鐵夾起Band來,還把標題改為「iPhoneband友唔知醜賴死港鐵周圍唱」,結果至今瀏覽次數達47萬多,「我們想引起思考同討論,後來唱片公司說我們犯了港鐵附例,影響公司形象,要我們解約,我們當然求之不得。」最後四人向家人借了六位數字,成立唱片公司,錄唱片去,「多年前就認識監製陳德建,當年出唔到碟,他說以後有甚麼即管出聲。這次找他,他分毫不收,令人感動。」沒有年輕人買碟,唱片是否必須要出?「這個年代,電視台電台還是看你們出了碟才能上去宣傳,所以仍是必須的。」
RedNoon是非簿
RedNoon出唱片之間,做了兩個很有爭議性的舉動,今日找來熟悉本地Band壇運作的《re:spect》音樂雜誌出版人GaryChan評論一下。
1)疑似納粹Logo
樂隊:「其實它不是納粹黨徽,而是佛教及遠古卍字符號,是跟納粹黨徽剛好反轉的,是太陽神的意思,代表了RedNoon正午時分的火紅太陽,只是後來納粹黨拿它來反轉使用。使用納粹相近的顏色,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印象來決定,而是要想清楚它本來的意思。其實這Logo我們已用了一年。」
Gary評:這令我想起從前讀Design,同學有一件作品是佈滿了三腳架,他想表達甚麼?原來是想表達香港大廈林立,這個設計的聯繫有沒有人get到?這個設計是弄巧反拙了。
2)元旦倒數罵港台
元旦港台在時代廣場倒數,部份藝人獲三分鐘,部份只有一分半鐘,RedNoon上台時的分半鐘沒有唱歌,而利用了這段時間質疑官台為何要用這種方式,不尊重音樂。
Gary評:其實你不同意,是可以不出席的嘛!這等於出騷,說好了一萬元就是一萬,不可能你到上台時不同意歌酬的。
變陣谷Band仔
講香港Band壇,不得不找《re:spect》出版人Gary。《re:spect》以搞騷作收入養雜誌,成功在過去幾年搞過大量RockShow,不少潮流品牌要找代言人都先找Gary談談。他看着Mr.由沒人看騷到如今炙手可熱,深知香港樂隊的遊戲規則及成功因素,「樂隊要成功有好多因素,一要有感染力,二要有人緣。即係如果你唔識做人的話,玩到曉飛都無用。劉青雲在《我要成名》中演失敗演員,他問:點解我啲戲咁勁,都無人用?黎耀祥答:你戲好,但你唔識做人!」Gary說,夾Band一定要謙虛,可是一般Band仔自我太大,「有些Band見到有人玩得勁過自己,就馬上謝晒。但謙虛的人會不恥下問,究竟人家呢段點玩。」
因為搞雜誌搞騷,Gary深知市場需要,問他出CD還有沒有作用?他直言:「賣碟已經搵唔到錢!對於唱片公司來說,出碟是一筆開支。但如今的市場,碟還是要出,讓人家知道你做了些甚麼。」他搞騷,也簽了樂隊SupperMoment回來出碟,經驗告訴他:「夾Band出碟,錄音唔使話好靚,SupperMoment第一隻碟在錄音室錄,聽來有點『遠』,反而不及近期一隻在Band房錄效果好。」他試探市場,近期替SupperMoment推出特輯+CD的《re:spectAAA》,眼看明明是一本雜誌,介紹樂隊,但附送DemoCD一隻,「Demo是在Band房一Take錄的,與錄音室版本不同,我想試試在街上宣傳CD,令聽眾因此而去買他們的唱片,結果出了幾千隻,也差不多售完了。」
網絡力量不可小覷
對於樂隊的宣傳,他深深感受到時代的變化,「你看Tonick,他們改編了Wham!的《LastChristmas》,結果在網上瀏覽人次達53萬多,但他們這歌因版權問題,不會出碟,又從來沒有在電台及電視上播放過!SupperMoment的《最後晚餐》,又有Fans自己剪輯了《沖天救兵》版,瀏覽人次也過10萬。」Gary說,網絡的傳播力量不可小覷,「如果你問我,我會認為最有力的是facebook及高登,有人說Tonick首聖誕歌也是上了高登才爆炸性傳播開去。傳聞,行中是有人專門做這種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