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一年,若你充滿悲觀思想,代表你可能有法式悲情。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op)在全球53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法國人對2011年最悲觀,或許與歐洲債務危機有關。貧困的非洲尼日利亞(Nigeria)反而對新一年最樂觀。中國人也是快樂一族,希望指數第四高。
蓋洛普年度的「希望與絕望調查」(SurveyofHopeandDespair),成功訪問全球64,000人,詢問他們對2011年經濟、就業、整體生活會否比2010年更好等方面的意見。總括來說,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經濟無望有大幅增長的歐洲,民眾普遍對新一年有負面看法。反觀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民眾都比較樂觀。
法國人活在悲慘世界
愛浪漫的法國人,對新一年看法非常憂鬱,希望指數全球最低,是-58分。法國人不窮,但哲學家布魯克納(PascalBruckner)指出,法國人愛發牢騷,「活得越好,越多投訴」,經常有負面思想,彷彿墮入法國作家雨果(VictorHugo)名作《孤星淚》(LesMiserables)的悲慘世界中。印度作家達斯(GurcharanDas)則形容,法國人「好像一隻吃飽的肥貓在火爐邊打盹」,想感受快樂的滋味,「可能要試一下飢餓的感覺」。
在金融海嘯中重創的冰島,對新一年也不樂觀,希望指數是-51分。其餘三個對2011年最負面的國家都位於歐洲,依次是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英國。總括來說,西歐是全球對新一年最負面的地區,平均分是-23分。美國和加拿大人也是悲觀一族,希望指數是-9和-7。
尼日利亞熱情抱憧憬
最樂觀的人在哪裏?答案是在非洲,他們的希望指數平均達67分。當中以尼日利亞人對未來的憧憬最美麗,希望指數達70分,是全球之最。
其實尼日利亞多年來飽受政變、貪污、貧窮之苦,人們對就業保障、裁員後找新工作等的期望不高,但他們性格樂觀熱情,多達80%受訪者深信新一年會更好。受反恐戰困擾的阿富汗,民眾也擁抱樂觀情緒,希望指數有24分。
捱過窮,現在富起來的發展中國家,人民普遍向好的一方面看。金磚四國包括巴西、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對新一年的希望指數平均有35分。相比之下,七大工業國的希望指數平均只有-19分。
英國《泰晤士報》
最有希望國家
希望指數
尼日利亞 70
越南 61
巴西、加納 47
中國 46
科索沃 32
最絕望國家
希望指數
法國 -58
冰島 -51
羅馬尼亞 -46
塞爾維亞 -45
英國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