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破產企業 德勤「清盤王」有秘訣「擺平各方利益最重要」

挽救破產企業 德勤「清盤王」有秘訣
「擺平各方利益最重要」

《人物專訪》佑威國際(627)、福記(1175)、金至尊(870)等本港上市公司破產,經常都見到德勤企業重組服務亞洲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及其團隊,獲委任為臨時清盤人,令他成為問題企業的「公司醫生」,將企業「復活」。黎嘉恩化腐朽為神奇,秘訣就是懂得擺平各方利益,「將冇可能變成有可能」。 記者:周燕芬

要懂得擺平各方利益,就要摸透利益集團性格,知道誰最想間企業「永不超生」。黎嘉恩指,小債權人往往是「第一個告你,逼你還錢,佢亦輸得起,逼大債權人買起小債權人啲債」;反而大債權人不會亂告人。
有抵押債權人因為已持有企業的抵押品,對方因此不欲浪費太多時間等候企業重組,反而希望企業早日破產清盤,「第一個逼你埋牆角」。而沒有抵押的債權人,則可謂與公司同坐一條船,真是「對得越好嘅人對你越差」。

要摸透誰最想公司死

還有,第二大股東往往會「睇大股東點死」,冀公司破產先賺一筆,待白武士拯救公司;而大股東遇上白武士,自然希望將上市公司賣多個錢。面對利益集團角力,黎嘉恩無奈說,作為中間人的企業重組顧問,很多時候會兩邊不討好。
如何處理眾多不同利益,他點出關鍵:大家都認同「有一樣嘢好過冇一樣嘢」。每個人都想在企業破產或重組過程中得到最多錢,但要讓他知道幻想是不可能發生,向他分析最好的選擇。他又表示,這份工要有很好的耐性,因為案件動輒長達多年。
要將企業重組,起死回生,他認為要周身刀,把把利。包括談判和表達技巧,給人穩重感覺;做人要正規,因會出現好多誘惑,如有人用錢收買;財務和法律知識要足夠,並需要知道問題所在,當然亦要勤力。

清盤個案吸引投行注意

原來處理破產清盤個案,不時會吸引到投資銀行家注意,主動接觸了解。他解釋,因為破產公司一旦重組成功,公司發行的債券將價值回升,債券有價;有時投資銀行亦會帶同客戶,對破產上市公司的「殼」感興趣。
被問及眾多處理個案中,哪些最煩,他認為每宗個案也有其煩處,只要是有利益衝突的地方,無論是大公司或細公司,均可以十分複雜;有時3、4年也未必處理完畢。
作為臨時清盤人,其收費是按照工作時間而釐訂;他指能否重組成功才是問題的關鍵,而非收費金額,業界便曾出現爛尾事件,因為公司重組不成,甚至欠下臨時清盤人服務費用未能繳付。

2010首11月破產數據

*破產令數目為8552宗,相當於09年的52.9%
*發出的強制清盤令為398宗,相當於09年的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