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吃香有開工冇收工 CID大逃亡

不再吃香
有開工冇收工 CID大逃亡

八、九十年代,本港治安曾受嚴峻挑戰,當年警隊中人普遍認同,刑事偵緝探員(CID)是部門的精英分子,前途無限。時移世易,正處太平盛世,加上報案市民對警察要求不斷提高,但CID人手卻十年如一日,時常24小時「有開工,冇收工」,終於爆出逃亡潮,最近甚至連開班也「收生不足」。

「每單案都當謀殺咁查」

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表示,CID過去予人的印象是要多動腦筋查案,「好似係叻啲、升職機會大啲」,受同袍歡迎。事實上,警隊前「一哥」曾蔭培,下周坐正的「一哥」曾偉雄、副處長李家超等高層,都是CID出身。
但近年CID已不再吃香。廖潔明指,現時整體的案件數量雖有下跌,但每宗案件的複雜程度及市民的要求,均較過去增加,「家查一單案嘅時間、精力,等於以前查五、六單案」。
廖潔明續稱,報案人的要求提高,「要求警察將每單案都當係謀殺案咁查」,警隊的發展,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沒相應增加CID人手,令他們常常「有開工、冇收工」,「我都試過啦,大年初一,有個通緝犯喺邊境截到,要放低晒屋企人,即刻返去做嘢」;「冇事猶自可,有事又俾人話疏忽職守。壓力一層壓一層咁落嚟,真係做死人!」
從前警隊中人對CID趨之若鶩,今天卻幾乎「冇人肯做」,寧願選擇可準時上班、下班的軍裝。廖潔明表示,警隊早前開辦刑偵課程,但人數不足,高層仍採取鴕鳥政策,稱設立委員會檢討,卻「雷聲大,雨點小」,沒針對人手不足等核心問題,「管理層冇提過增加人手,又冇話考慮將一啲唔屬刑事嘅案件,例如家庭糾紛咁交番畀其他部門做」。

新一哥曾偉雄下周上場

警隊編制有近2.8萬名警務人員,但刑事偵緝人員只佔約5,519人,去年首季CID有94個空缺。警方去年中已成立一個由助理警務處長范錫明領導的工作小組,研究CID招募策略。這亦是CID出身的「新一哥」曾偉雄下周上場後的一大挑戰。但有資深警官坦言不會抱太大期望,「唔覺得新一哥會聽下屬聲音」。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