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Planet'sBestintravel2011》選出十大旅遊國家,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阿爾巴尼亞。
且不說這種評選合多少人胃口,但相信如今大部分中國人民見了「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名,都有很大的感觸。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中國在歐洲的外交盟友中,就只有這個阿爾巴尼亞。所以被毛澤東稱為「歐洲的一盞明燈」。就一盞,多一盞都沒有。
阿爾巴尼亞多山,所以稱「山鷹之國」,同時也臨海,那海叫「阿德利亞海」。有山有水,風景應該很好的。在中國跟阿爾巴尼亞「同志加兄弟」的年代,這個國家的人口雖然只有二百萬,相等於上海虹口區的數目,但全中國阿爾巴尼亞語的翻譯,近兩千人,外語學院開專科教授。
阿爾巴尼亞很窮,中國那時也很窮,大家共患難,感情很好,他們的國家領導人叫恩維爾.霍查,碧眼鷹鼻,令中國人民印象深刻,以至一九七九年我到香港生活,到茶餐廳聽說「咖啡或茶」,總有錯覺在說他。
後來,中國的富朋友越來越多,自然就沒怎麼理會阿爾巴尼亞了。據說共產黨垮台之後,那裏盜賊四起,成了歐洲一大賊竇。在荷里活電影《Taken》裏面,在巴黎專劫各國少女的匪幫,全是阿爾巴尼亞人。
中國人都以為,歐洲那盞共產主義明燈就此熄了。想不到,如此被西方旅行家相中,推選為年度十大旅遊國家之首,說不定就有許多緬懷往日的中國有錢人,受此鼓勵,會勇闖賊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