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兒子感謝華叔:成就兩代人福氣

教師兒子感謝華叔:
成就兩代人福氣

【本報訊】一生春風化雨,司徒華在世時撒下的種子,已一代接一代承傳下去。數百名市民昨日冒着寒風弔唁,有市民代替母親弔唁,報答華叔當年替母親爭取文憑教師薪酬之恩;也有中學教師銘記華叔不平則鳴的教誨,以此教育下一代。華叔說過,最喜歡司徒先生的稱謂,因為教學是他畢生最喜歡的工作。
數百名市民昨日繼續到教協銅鑼灣及旺角兩個會址弔唁,一束鮮花,一句留言,一個叩頭,只為跟華叔話別,簡單而沉重。
「我好細個時,媽媽已經叫我記住司徒華先生,因為佢平反文憑教師嘅薪酬。」黃先生記得母親說這番話時,他大約10歲,距今逾30年仍銘記於心。黃媽媽當年是文憑教師,在華叔帶領下參與罷課抗議政府削減薪酬,最終抗爭勝利,他笑說:「我都有向媽媽要求,你加人工,我零用錢都要加。」

最喜歡被稱司徒先生

黃先生說,華叔成功團結教師爭取合理薪酬,是兩代人的福氣,「慶幸家有層樓,都係媽媽做教書時儲到筆錢」。黃媽媽早年去世,他昨日專程到銅鑼灣教協會址代母親弔唁,「我覺得媽媽喺天上會見到(華叔)」。
退休教師羅先生說,華叔就像一粒種子,散落在美好的泥土上,靜待開花結果,「因為六四必定平反」。另一退休教師黎女士是教協創會會員,73年曾跟華叔到台灣旅遊,沉默寡言是她對華叔的印象,「佢係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嘅民主鬥士」,這是她對華叔多年來的認同。
「司徒先生你是真真正正的知識分子,我們永遠懷念您。」因六四事件跟華叔認識的現任教協監事陳中禧昨寫下這句弔唁,她說,華叔對稱謂的執着,滲透了知識分子的風骨。她曾私下問過華叔,喜歡別人怎樣稱呼他,「佢最鍾意人稱呼佢做司徒先生,因為教師和校長係佢最喜歡嘅工作」。
簽滿的弔唁冊信紙換了一張又一張,市民絡繹不絕。剛下課隨家人前往弔唁的中二學生蔡同學說,華叔抱病時曾高呼:「有我喺度,就有民主。」這句話最讓他動容。追隨華叔春風化雨的中學教師李小姐說,華叔任其小學校長時,曾遇巴士加價,校內貼滿反對標語,「佢(華叔)教我哋遇見唔合理嘅地方,就要出聲」。
此外,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將出席本月底司徒華的追思會,悼念這位皇仁書院師兄。他說兩人雖不相識,但一直敬重華叔畢生對教育的貢獻及服務社會的不遺餘力。

教育界弔唁

退休教師羅先生形容華叔像一粒種子落在泥土上,靜待平反六四的心願開花。

黃先生昨代已離世的文憑教師母親弔唁,當年在華叔爭取下,其母毋須減薪。

教協監事陳中禧指司徒華最喜歡別人稱他「先生」而非華叔。

讀中二的蔡同學說,華叔抱病仍出席公開場合呼籲支持民主,讓他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