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的香港獎牌選手中,有不少要兼顧學業;人們覺得「兩棲」辛苦,但他們樂在其中。無獨有偶,有3位「兩棲」選手都姓歐。
歐詠芝互相調劑
在壁球項目奪兩銀、21歲的歐詠芝,在理大商學院讀管理系3年級,她說:「讀書同打波可以互相調劑,讀書辛苦時,可以打波放鬆,打波學到的堅持又可以用在讀書上;今個月我重返校園(去年6月曾因亞運停學),打波為主,讀書為副。」
歐倩瑩平衡心理
在劍擊項目奪1銀1銅、21歲的歐倩瑩,在浸大讀體育及康樂管理系一年級,她說:「我覺得剛拿完亞運獎牌,處於人生高峯,甚麼也可以;但當處於低潮期,打劍成績未如理想,上課反而平衡到心理。」
歐鎧淳唔想hea
在游泳接力賽奪銅牌、18歲的歐鎧淳,就讀美國柏克萊大學CollegeofLettersandScience一年級,她說:「我試過在08年爭取奧運資格做『全職』,休息及睡覺時間多了,容易恢復;但練水外的時間較hea,一邊讀書一邊游水則充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