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寂寞》故事 - 李怡

平淡的《寂寞》故事 - 李怡

擅長講故事的台灣導演吳念真,在他的新書《這些人,那些事》中,有一個題為《寂寞》的故事,平淡而深沉,讀後使人忍不住下淚。
阿照四歲時,媽媽就離了婚,把阿照交給外婆照顧。小學二年級時,媽媽帶了一個男人來,說是她的新爸爸;她從此改了姓。改姓的事被同學問到氣、問到煩,所以她對這個爸爸從來沒好感。到中三,阿照才被媽媽從外婆家帶到北部「團圓」,聽說這是那男人的建議,說要考上好大學,她該到北部讀高中。那時候媽媽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經上小學了。
男人其後從軍隊退下,在工廠當警衞,媽媽在同一工廠幫員工辦伙食,一家人始終沒交集,各過各的。不久,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寒暑假也先往外婆家跑,通常都要快開學了才勉強回去住幾天,順便拿生活費和註冊錢。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過世,不過,之後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樣很少回家。她對那個家根本一點感情也沒有。不過,那男人對待兩個孩子卻有明顯的差別,跟親生兒子講話總是粗聲粗氣,對阿照則和顏悅色。
阿照大學畢業申請到美國讀書,那年那男人從工廠退休,媽媽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賺到錢才出國,沒想到那男人反而說念書就要趁年輕,說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阿照那天跟他說:「爸爸……謝謝!」不過,才一說出口就覺得自己可恥,因為在這之前她不記得是否曾經這麼叫過他。
美國回來後,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國的那幾年好像出了什麼事,去大陸後音訊全無,連幾年前媽媽胰臟癌過世都沒回來。孤單的爸爸沒給阿照增加什麼負擔,他把房子賣了,錢交給阿照幫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