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各類的成癮問題,包括上網成癮、濫藥、酗酒及賭博等困擾不少青少年,但患者普遍不會主動求助,社區的輔導及治療服務也不足,有濫藥四年的少年腦部大受破壞,IQ(智商)降至接近弱智才決心戒毒。香港青年協會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成立青年全健中心,為有成癮行為青少年提供一站式服務,可望將轉介及輪候時間縮至最短。
記者:鍾麗霞
青年全健中心主要為濫藥、酗酒、沉迷上網、吸煙及沉迷賭博的10至35歲人士提供服務,由上月成立至今已接獲逾10宗求助,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求助者主要是有上網成癮問題,其次是濫藥個案,多數是社工轉介或家長求助,包括子女因沉迷上網或打機不肯上學、與家人關係差或上網導致腰痛及手痛等。她預計每年可處理1,000宗求助,並深入跟進約150宗個案,服務對象不限屯門區。
青協早前的調查推算全港有7.7萬名青年出現沉溺成癮問題,徐小曼稱以往青少年即使求助,隨時需經多重轉介,但新成立的青年全健中心有社工、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等專業團隊,可按需要提供心理評估及健康檢查等服務。她表示一般會先由社工與求助者傾談,再決定跟進模式,「有需要會約醫生到中心做評估,好過轉介佢哋去醫院,起碼唔會俾人標籤」。有需要人士可透過學校、社工及醫護人員等轉介。
戒毒數月健康漸改善
16歲的阿軒,12歲已開始吸毒,試盡K仔、大麻、冰、可卡因及搖頭丸等毒品,試過一日吸超過10克K仔,因為一直「行得走得」,誤以為自己的健康無受毒品影響。直至前年與朋友在商場索K時,因其中一人突然暈倒,報警召救護車時被揭發濫藥,由社工轉介接受包括腦部及心臟等檢查,才赫然發現短期記憶力很差,IQ測試只有接近弱智的60、70(80至120屬正常),心臟也有不規則跳動的情況。後來他輟學,任職售貨員,但經常忘記顧客及同事的要求,才驚覺毒品遺害不淺。他戒毒數月後,記憶力及健康狀況漸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