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澳元仍睇升 年內上試1.1 - 王良享

暢談滙債:澳元仍睇升 年內上試1.1 - 王良享

2010年美滙指數收79.03,全年升1.4%。但構成美滙指數的6隻主要貨幣中,只有歐元與英鎊分別兌美元下跌7%與3.5%,其餘的日圓、瑞士法郎、瑞典克郎與加拿大元兌美元均上升,日圓升幅更達14.6%,瑞郎受避險歐洲資金支持,升10.7%;北歐不受歐債危機牽連,瑞典克郎升6.7%;加拿大雖受美國復蘇緩慢拖累,但其商品經濟屬性與較強國家財政預算令加元亦走強5.5%。
踏入2011年,外滙市場焦點仍集中整體投資市場的風險胃納,及各國的結構性赤字問題。反映美國股市風險胃納的VIX指數(泛稱恐慌指數)於去年5月歐債危機高峯期曾升至48.2,後因憧憬QE,有秩序地回落至20點以下,全年下跌18%,顯示市場風險胃納仍繼續升溫。2011年內,歐債危機雖仍間歇會削弱市場風險胃納,但不致於引起另一場風暴,歐洲現在缺乏的是市場的耐性,而不是不妥善的機制。若葡萄牙及西班牙政府最終亦要向歐盟及IMF求援,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可支持PIIGS兩年的融資需求,因此歐元雖有壓力,但不致於崩潰,當投資者意識到美國財赤是更大的威脅時,歐元可受惠美元外儲的轉移,漸次升越1.40。
在各國滅赤時,美國今年財赤超越GDP的10%、經常賬赤字將超越GDP的5%。若去年G20開始討論的經常賬指標為4%,則美元別無選擇,只得貶值。

資金湧入亞幣續升

高失業率加上極低通脹,令美國低息時代延續,就算沒有新的QE,美國的互惠基金及退休基金都必須走出本土,投資高增長地區。美國互惠基金現投放在亞洲(除日本外)股市只佔總股票投資6.5%,資金流入亞洲只會有增無減,令亞洲貨幣繼續升值。
中國雖於去年第四季宣佈將貨幣政策從寬鬆調節至謹慎,亦在聖誕節假內加息0.25厘,但並不代表中國經濟將大幅放緩。商品貨幣繼續受中國及亞洲新興市場持續基建需求支持而上升,去年跑贏大市的澳元仍有可為,企穩一算後,將上試1.1水平。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本欄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