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擋兩朝壓力 華叔去後誰能代替支聯會或採集體領導

一夫當關擋兩朝壓力 華叔去後誰能代替
支聯會或採集體領導

【本報訊】鎮守支聯會22年,支聯會主席是司徒華生命裏最後一個政治崗位。「六四」屠城以來,他一夫當關,頂住前港督衛奕信、前任特首董建華要求解散支聯會,停辦六四燭光集會的壓力。華叔一去,支聯會核心成員估計,有可能在今年六四22周年活動後,甚至11月換屆時,才改選主席。有學者指出,華叔逝世對支聯會、教協是一大打擊,民主黨也失去了一位精神領袖。記者:雷子樂、白琳、林社炳

去年11月底,華叔雖22年來首次缺席支聯會的會員大會,但仍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連任主席。支聯會主席昨日病逝,副主席李卓人昨表示,暫時仍沒有討論接班問題。支聯會常委下周二將召開會議。他表示,華叔離去,對支聯會運作沒大影響,因該會已建立了一套運作機制,各常委分工合作,今後可如常準備今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悼念六四22周年這兩大工作。

或11月換屆才改選

據悉,支聯會內部認為,主席一職較大機會由兩位副主席李卓人和蔡耀昌,秘書何俊仁和常務秘書張文光當中其中一位接班。何俊仁在組織內民望較高,但民主黨主席一向有不會同時兼任支聯會主席的傳統。李卓人同樣有組織的包袱,職工盟未必願意放人。據悉支聯會常委暫不急於處理接班問題,主席一職,可以下周開會改選,也有指可在六四22周年活動後改選,又或待11月換屆時改選。
支聯會過去兩度面臨港英及特區政府的威迫,勸說解散組織、停辦六四燭光集會,但華叔都一一頂住。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司徒華對香港最大的貢獻,是他極具搞組織的能力,成立教協、支聯會後,能將自己的政治能量,轉化成組織資源。

學者:睇唔到危機

他的逝世,對支聯會、教協是一大打擊。「香港民運上最大嘅精神領袖,係佢同李柱銘」,華叔去後,當民主黨遇上重大決定,沒有精神領袖去背書,「喺重要關頭,會冇咗一位有定海神針作用嘅重要人物」。蔡子強估計支聯會會沿着華叔過去的老路走下去,若特區政府在未來數年都沒有出現任何重大的政治變局,相信支聯會應不會再有面臨解散的壓力。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司徒華已退出民主黨領導層多時,他的離世,對該黨運作影響不大。至於支聯會,估計日後會傾向「集體領導」,由於近年出席六四集會人數眾多,支聯會面對最大壓力的時間(97前後)已過,香港人悼念六四已根深柢固,「睇唔到佢哋會遇到乜嘢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