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撰變口述 終未能過目回憶錄恐成最大遺憾

親撰變口述 終未能過目
回憶錄恐成最大遺憾

【本報訊】走過豐盛旅途,司徒華一生事迹,若訴諸文字,可以厚過《紅樓夢》、長過《水滸傳》。華叔在證實患癌後,曾表示想親撰回憶錄,親自把一生事迹與心迹公諸於世。奈何時不我與,華叔始終未能完成這心願。不過這幾個月來,親友都在病榻前替他錄音,希望整理後可輯成回憶錄,某程度上償還華叔遺願。
記者:馮永堅 夏志禮 徐雲庭

支聯會常委黎麗霞昨日透露,華叔在抗病後期無法執筆撰文,已改為口述,由親友替他錄音及整理。她希望這些口述回憶可以輯錄成書,但暫時未知何時可以出版。黎麗霞續說,她最近探望過華叔三次,覺得華叔臨終最大的遺憾,可能是未能親撰回憶錄。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補充,有關回憶錄能否出版、如何出版,須由華叔的家屬決定。

在病榻上堅持筆耕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上月初曾說,華叔的病況已不容許他親自執筆撰寫回憶錄了。但就他所知,華叔後來改以口述方式,由親友替他錄音,並已完成大部份生平的憶述,應可輯錄成書。
2010年2月生日時,司徒華曾向傳媒表示,生日願望是能夠戰勝病魔,有足夠精力撰寫回憶錄。他當時交代,回憶錄將多談一點個人生活,包括他的成長、讀書心得等,撰寫工作估計要兩至三年才能完成。
司徒華在2010年初已開始撰寫回憶錄。接受傳媒訪問時,華叔說過,假如寫不到回憶錄,是個遺憾。華叔起初打算親自操刀,而且早已列出大綱,計劃以紀年形式,按時序筆錄生平往事。書名擬用蘇東坡的詞,最後一章原想以「多情應笑我」為題,最後改為「也無風雨」。即使身邊戰友恐防他操勞,影響病情,提出找人代筆,華叔仍堅持自己寫。及至病情轉差,華叔不得不放棄長篇大論的寫法,改為以重要大事為綱要,刪去瑣碎枝節,但始終不肯接受朋友好意,繼續在病榻上焚膏繼晷筆耕下去。

華叔患癌消息傳出後,他的作品《欄干拍遍》即時賣出三千多本。

不能以第一身記載

不過到了最近,由於身體實在負荷不了長期寫作,華叔終於改變初衷,找了一個自己認為信得過的人協助。是故回憶錄的大部份章節,都是華叔口述,別人筆錄。據了解,不日面世的回憶錄,會憶述華叔在教育界的事迹、六四前後經歷。
據稱,替華叔錄音及整理口述回憶的人,都是他的親友。華叔本人沒有精神及時間審閱這些資料,因此即使回憶錄能夠面世,也不能以自傳形式推出,當中行文更不能以第一身記載。消息說,因為華叔健康日差,這些口述片段都並不算得上是很深入的個人歷史。

司徒華自印聖誕卡彙輯

1986年
引用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出處:雪萊(PercyByssheShelley)

1987年
引用名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出處:《論語》

1988年
引用名句:寒凝大地發春華
出處:魯迅

1989年
引用名句:城春草木深
出處:杜甫

1990年
引用名句:孩子回答說﹕「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出處: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

1991年
引用名句:他便退出院外,失聲痛哭。
出處:《路加福音》22章

1992年
引用名句:為甚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出處:艾青

1993年
引用名句: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裏!
出處:聞一多

1994年
引用名句:江天如墨我飛還,折梅不畏蛟龍奪。
出處:龔自珍

1995年
引用名句:手提肝膽輪囷血,一笑心輕白虎堂。
出處:聶紺弩

1996年
引用名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處:晏殊

1997年
引用名句:不容明月沉天去,東海潮來月怒明。
出處:龔自珍

1998年
引用名句: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出處:《紅樓夢》

1999年
引用名句:世事滄桑 胸中海嶽
出處:龔自珍

2000年
引用名句:去尚纏綿可付簫
出處:龔自珍

2001年
引用名句:望斷天涯路一條
出處:司徒華自作

2002年
引用名句:濯纓濯足延河水,河底漸低岸更高。狼洞難留青面獸,從來謠諑痛離騷。
出處:聶紺弩

2003年
引用名句:西北高樓清怨絕,茫然拔劍幾徘徊。江山無限憑欄處,急雨狂風燕不來。
出處:司徒華自作

2004年
引用名句: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
出處:龔自珍

2005年
引用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處:王維

2006年
引用名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出處:蘇軾

2007年
引用名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出處:蘇軾

2008年
引用名句:一寸春心紅到死 四廂花影怒於潮
出處:龔自珍

2009年
引用名句:青山不老生嫵媚 綠水長流自纏綿
出處:司徒華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