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督察許細文去年11月捐肝救同胞袁偉祥,除了延續袁的生命,也造成「許細文效應」,激勵市民登記捐贈器官,單是許捐肝當月,已有3,400多人登記,創單月新高。即將重返工作崗位的許細文希望數字上升非一時一刻,呼籲市民與家人清楚解釋心意後,登記器官捐贈。記者:陳凱迎
海關關員袁偉祥去年10月底,在將軍澳追捕私煙歹徒時意外撞柱爆肝,一度命危,幸獲素未謀面的同袍許細文捐出部份肝臟續命。許、袁二人手術後均逐漸康復,許昨日更到維園工展會會場內派發傳單,呼籲市民登記捐贈器官。
許細文昨透露已停止用藥,即將重返工作崗位,現時除定期到醫院覆診外,每天都會跑步及看書,去年12月初曾到瑪麗醫院探望目前仍留院的袁偉祥,「好開心見到佢精神好好,可以坐起身」,許更約定袁偉祥下象棋,笑言可趁機向棋藝精湛的袁偷師。
已超過6.8萬人登記
剛踏入2011年,許細文祝賀市民身體健康外,也呼籲大眾登記器官捐贈,實現正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的願望,「我諗等緊移植嘅病人每年新年都有同一個願望,就係想等到適合嘅器官進行移植,做少少動作其實已經幫到呢啲病人」。
許細文的無私表現,確實激勵了不少市民。衞生署助理署長程卓端表示,登記捐贈器官的人數在去年11月達3,400人,較過往每月平均千多人激增二至三倍,也創單月新高,相信數字飆升是許細文捐肝所造成的效應,截至去年底有逾6.8萬人登記。
三分一人遭家人反對
但程指出,醫管局數字顯示登記捐贈器官者中,有三分之一人最終因家人反對無捐出器官,本港每年仍有約2,000人正輪候器官移植,今年署方會針對年輕人推廣器官捐贈訊息;許細文希望登記數字可持續增加,非一時一刻的上升。
60歲的小兒麻痹症患者鄧先生,昨日也有登記捐贈器官,「人死咗健康嘅器官仲可以幫到人」。他表示,許細文捐肝一事確能激勵他把捐贈器官的心意付諸行動。
市民可瀏覽政府的器官捐贈網頁: http://www.organdonation.gov.hk,或致電中央健康教育24小時熱線:28330111獲取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