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篩選跟大行炒股致勝三招

嚴格篩選
跟大行炒股致勝三招

大行報告推介股票可以為投資者贏得厚利,銅板的另一面,就是可令散戶蝕大錢,特別是在去年11月,大市不穩下報告表現進入低潮,個別報告推介後更跌逾四成。另一方面,報告發出後亦可能會有集資等活動,例如9月底,大摩曾調高中升控股(881)目標價,隨後該行為中升進行配股,股價即跌6.92%。往績如此,所以必須嚴格篩選報告。

分析員往績重要

首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按大行的表現,跟從所有「首予買入」,短線跟瑞信的「首予跑贏大市」,中線則跟高盛買入,並避開回報表現較弱的大行。不過,兩者回報高的原因之一,是嚴格控制其產量,自3月中兩者分別只發出14份「首予買入」報告,期內合共僅28份,次數較少,而且只跟「首予買入」買股,亦可能會走漏一些有潛質的報告。
除按大行分類外,第二考慮是往績良好的分析員亦屬「良好投資」。例如瑞信的分析員EvaWang,短線及中線表現分別為3.62%及6.99%,短線得勝率逾8成,表現良好,其中於6月18日推介天虹紡織(2678),推介時股價為3.47元,最高升至6.75元,升幅近1倍,期內4次推介中有3次中線有雙位數字回報,令投資者可平均地賺取回報。
最後,就是要盡早取得報告,特別是只想短炒1至2日的投資者。由於符合以上準則的報告,往往會成為當日市場的焦點,開市後便有升無跌,有必要盡早買入,以增加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