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屠城 認清共產黨面目

六四屠城 認清共產黨面目

司徒華說過:「我是真正的愛國者」。窮畢生精力,苦戀祖國。年幼時,他飽歷日本侵華之痛,喚起民族認同;少年時,他對共產黨有過憧憬,從幻想到幻滅。渴望中國富強,被禁足內地。他成立支聯會,弟弟司徒強是前新華社高幹,兩兄弟甚少往來,拜年、拜山才相見。
華叔曾笑說自己是「革命之子」。1922年海員大罷工,任船廠工人的父親響應,沒工開索性回鄉聚妻。1931年誕下三子司徒華,正值九一八事變。司徒華1937年上小學,爆發七七盧溝橋事變,校長黃直是黃埔軍校生,耳濡目染,培養民族感情。司徒華小學作文得第一,題目是《筆與槍》:「作家和士兵,要團結一致去抗日」。1941年,香港淪陷,舉家回鄉避難,沿路有凍死骨,日軍把村民頭顱割下,他更難忘民族之苦。

曾對中共抱有幻想

1949年中共建政,18歲的司徒華血氣方剛,對共產黨存過幻想,認為是中國光明、富強的好開始。土改、三反、五反,沒觸動他。胡風案,以書信入罪,他開始懷疑。反右、文革,消息封鎖,他欲關心無從。四人幫倒台,他開始反思。六四屠城,他認清共產黨本質,那是「不容許任何挑戰的絕對權力,有任何人觸及這些東西,她都會鎮壓,去仇殺」。

弟弟為新華社部長

華叔英文不算靈光,據說是年少時,出於民族感情,放棄學習英文。01年,他到泰國領取國際教育聯會「人權及工運獎」,致辭時,因看不到祖國代表,一時感觸落淚。華叔愛國,國家將他回鄉證沒收,95、99年都拒絕發還。
人各有志,與親弟司徒強各走極端,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即現今的中聯辦)任職,官拜外事部部長,現已退休。華叔一向小談這位弟弟,曾說過文革前兩人從沒相見,文革後一年或見一兩次,例如是初一拜年、春秋二祭。他曾以宋慶齡和宋美齡是兩姊妹比喻彼此關係,「各有取向,怎樣互相影響?」96年華叔在海外過生日,司徒強也有到賀,見面規矩是不談政治。
華叔與妹妹司徒嬋同住,從前華叔事忙,兄妹以枱頭的日曆對話,回家吃晚飯就畫個圈,不吃飯就打個叉,十年如一日。年紀最輕的親弟司徒衞幹小他十歲,經營洋行生意,精通英、德文,華叔木訥,他風趣幽默,兩人也是「農曆初一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