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華叔性格剛烈,面對持「異見」的同路人極具霸氣。從政三分一世紀,他手起刀落「終結」杜葉錫恩的政治生命;在五區公投、政改之役與長毛、陶君行、少壯派、選民掀起「癌上腦」、「豬狗論」、「睇住你大、睇住你壞」等連場罵戰。昔日戰友認為華叔對香港的民主運動有極大貢獻,但有時頗「一言堂」、「會將原則都當一種策略」,從政生涯有八分功、兩分過。
「有人詛咒我癌症上腦,我只係肺癌,未上腦,奉勸有些人唔好托洛斯基上腦!」
——2010年10月民主黨16周年黨慶上,反駁梁國雄對他的批評
去年底,網民、80後跪求民主黨,高舉「華叔你好,請支持五區公投」標語,求司徒華撐公投;今年6月,示威者到民主黨會員大會場外踩乳鴿,要求該黨否決政改方案。兩次衝擊,「星屑醫生」歐陽英傑都在場觀察,跪求一幕,他記憶猶新:「華叔掂行掂過,好似有啲不屑,令我覺得,佢眼裏冇容納到反對聲音。」
曾指摘范國威立心不良
星屑醫生說:「一直覺得佢同李柱銘係香港民主嘅icon(標誌)。」是第一代專業人士參政的典範。不過,華叔在政改一役,也讓星屑體會到民主黨如「鳥籠」政黨,很快看到條件限制,不敢逾越。「咁更加激發到我哋新一代,要後浪推前浪,出嚟用自己嘅方法,過界去爭取」。
沒將「後浪」放在眼內,對黨內的反對聲音,華叔也會出重炮還擊。民主黨少壯派范國威05年提議黨政分家等改革,即被華叔轟他「立心不良」。政改過後,黨內改革派成立新民主同盟,華叔狠批這是違反黨紀,「沒有政治道德」。范國威說,華叔有時頗「一言堂」,未能做到包容異見,例如劉千石04年提出「大和解」被華叔斥為「猶大」;與李柱銘在五區公投有分歧,華叔又說他「不懂政治」。「佢太熟悉共產黨點樣鬥爭,可能用咗同類方式處理黨內嘅路線分歧」。但范也強調華叔從政原則性強,對香港的民主運動有極大貢獻。
陶君行:原則係佢策略
早在89年任學聯秘書長時代,社民連主席陶君行已與華叔並肩作戰,「華叔係我半個師傅」。在民主黨、支聯會共事多年,陶君行倒不覺華叔「一言堂」,「佢教過我主持會議,要畀其他人參與,最後要吸納人哋嘅意見」。
華叔過去也曾多次回應「一言堂」的批評,指自己是個頗決斷、有主意的人,一切事務都經過深思熟慮;又說過:「一言堂有兩種,一種係講得不正確仍要一言落去,一種係講得正確便堅持下去。」不過,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因去年的五區公投起變化。「師傅」最先開出五區總辭名單,後來又反對公投,兩人在商台辯論,「師傅」解釋當初提出名單,是不想被社民連搶佔道德高地。陶君行慨嘆,公投、政改一役,看到華叔的唯一弱點:「原則都係佢嘅策略!」
從政生涯八分功兩分過
後來陶君行質疑六四遊行看不到「結束一黨專政」的紙牌,華叔撰文狠批「陶君行可恥」、「可恥到連眼睛也盲了、耳朵也聾了」。陶對此事感到遺憾,但強調在公投、政改問題,只是政治策略有分歧,「冇懷疑過佢對爭取普選嘅決心」。他認為,華叔的從政生涯有八分功、兩分過,「佢係一個好正直、對形勢分析好透徹嘅人,實踐同理論都結合得好好」,惟在公投、政改之役判斷失準,是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