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雞有雞味成了一個笑話。但事實上,雞有雞味跟人有人性一樣,不是必然的,至少,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尋找一隻有雞味的雞,不是件易事。即使從街巿新鮮雞檔買回來的,號稱吃無添加飼料放養大的走地雞,肉質結構仍然鬆散,吃起來毫無「雞味」。已經忘記究竟有多少年沒吃過有「雞味」的雞了。
聖誕假去泰國,在芭堤雅某個街巿的熟食檔,偶遇一個雞檔,檔主是個老婆婆,守着一大堆煮熟的雞。本來,對街巿熟食檔信心不大,但那雞實在誘人,雞皮是充滿光澤的亮黃色,外觀纖瘦,雞形小巧,忍不住外賣了一隻回酒店。那雞塊散發着新鮮雞獨特的肉香,入口爽甜,肉質緊緻,是「運動員雞」,薄皮下不見脂肪,可以連皮一起吞進肚子。細嚼,雞皮滲出油潤的香甜味,不點調料,也能連吞好幾塊。隨雞附送的醬汁由青辣椒仔碎及蒜頭、葱頭調製,以魚露吊味,帶出雞肉的芳香。因為這隻雞,開始留戀芭堤雅。
在曼谷也遇過一隻好雞,那是一間相當簡陋的小店,多泰國人幫襯,賣的是海南雞飯,堂食吃了一碗飯,覺得不夠喉,外賣了半隻回酒店,那雞,是拆骨雞,淨肉,小肥,肉質嫩滑,滲着油甜芳香。
兩隻雞風味各異,一瘦一肥,一爽一滑,卻同樣散發濃郁的雞味,是久違了的天然雞味道。因為兩隻好雞,有了再去泰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