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登記最快3月推eIPO券商儲人民幣搶客

中央登記最快3月推eIPO
券商儲人民幣搶客

【本報訊】萬眾期待人民幣新股將於今年面世,各方人等提速做好準備。中央證券登記公司打算最快3月推出人民幣eIPO(電子認購新股);證券行則陸續與銀行協議借入人民幣頭寸,並儲起一定數額的人民幣,即使未能向客戶提供人民幣孖展,也希望可以提供大額兌換服務,賺取差價。
記者:高淑嫻

市場盛傳長實(001)把內地收租物業打包為房地產信託基金,在港上市籌集百億元人民幣,為人民幣新股打頭陣。
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市場有人民幣新股,投資者透過eIPO形式,將存在銀行的人民幣拿來認購,是最方便的做法,因此中央登記去年9月開始籌備更改系統,為今年提供人民幣eIPO做準備。

初期3銀行配合中央登記

她透露,未來1至2個月,跟兩至三間銀行進行系統測試,希望完成測試後,3月進行投資者教育,假設上半年有人民幣新股,人民幣eIPO可以配合使用。她坦言,初期只有2至3間銀行,可配合中央登記推出人民幣eIPO,投資者的人民幣存放在這2至3間銀行才可直接使用eIPO。當其他銀行陸續更改系統後,她期望年底所有銀行都可配合。
隨着投資者的環保意識提高及中央登記不斷宣傳,近年使用eIPO的投資者有增無減,鍾絳虹透露,2010年eIPO佔白表申請比例達35%,較09年提高9個百分點。她預期,「做人民幣新股,填開白表的老人家會繼續填表,但未來eIPO的角色會大啲」。
中央登記與銀行在系統上做好準備,證券行也預早開設人民幣戶口,與銀行協議好人民幣頭寸。

券商可提供兌換賺差價

華誠證券主席兼證券學會會長李細燕表示,去年與金管局代表會面時,對方講明受到本港個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限制,證券行不可以向客戶提供人民幣孖展,但不受兌換限制。為方便客戶,該行已經買入一定數額的人民幣,當客戶有需要,可以為對方兌換人民幣,變相解決2萬元的兌換問題。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證券行最關注能否提供人民幣孖展,以增加利息收入來源,假如不能提供孖展,證券行亦可以向客戶兌換人民幣,事關證券行買入人民幣沒有限制,理論上可以向客戶大額兌換以賺取滙率差價。
截至去年11月底,在港的人民幣存款達2800億元人民幣,漸見規模。時富證券董事關百良指出,最近銀行對於向證券行提供人民幣頭寸的態度較以往積極,承諾有需要時可以「畀到line(信貸額度)」,尤其是中資銀行,這可能與人民幣存款與日俱增有關。因此他不擔心「有人民幣新股,但不夠人民幣認購」的問題。

有證券業界人士指,港銀對於向證券行提供人民幣頭寸的態度較以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