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晨曦會提供福音戒毒已有42年歷史,也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戒毒機構。總幹事葉陳幔利指,數十年來吸毒者背景及吸食的毒品已截然不同,例如過往多為露宿流浪漢的癮君子,現時已變為家境富裕的富二代甚至是任職大學研究助理的知識分子。毒品也由鴉片、白粉等變為現時極損害身體機能及精神狀態的K仔等。
過往多是流浪漢
葉太表示,過往癮君子多數是無家可歸、無正當職業的流浪漢,經常露宿街頭缺乏親人照顧,犯癮時便想盡辦法去買鴉片及白粉等毒品。但近年越來越多家境尚算富裕的年輕一代吸毒,「我哋甚至遇過一位由美國讀完大學學位返嚟、喺城大做研究助理嘅人要戒毒」。她指出,新一代吸毒者並無複雜家庭背景,多數在朋輩影響下染上毒癮,結果身體及精神都受損害。
一些禁毒宣傳會說濫藥後令膀胱受損,每十五分鐘要上廁所,但葉太指真實情況只會更壞,「有啲人每五分鐘就想去廁所,即使屙唔出都要留喺廁所,因為一郁動就會有尿意」。葉太又指,「家啲毒品比白粉同鴉片更可怕,因為佢唔單止傷害器官仲會影響精神狀況,好多時更係返唔到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