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安老院舍派錯藥時有發生,威脅住院長者的健康,為了提升安老院舍的藥物管理能力,政府推出為期三年的「到院藥劑師服務試驗計劃」,註冊藥劑師會定期到訪院舍,提供專業支援,首年計劃有26間院舍參加。有藥劑師舉例,不少患痛症的院舍長者也會服用強力的嗎啡類止痛藥,已含撲熱息痛成份,若再亂服同類藥物,嚴重可影響肝臟功能。
計劃推行首半年,藥劑師共進行896次院舍探訪,並設立24小時支援熱線,供院舍員工查詢,例如長者出院後,服食的藥物或會有變,但出院紙又沒有說明舊藥是否仍需服用。
推動藥紙電腦化
以往院舍員工要致電醫院查核,很多時要經多重轉駁才有答案,但現時只需致電熱線,藥劑師可提供專業意見,或代向醫生查詢,大大減低長者食錯藥的風險。計劃也可協助院舍將手寫藥紙電腦化,有助提升備藥程序的效率及安全性。
參與計劃的藥劑師鄧樂詩表示覆核處方是主要工作之一,舉例長者離開醫院時,有些藥物會停服,覆核後會要求員工把有關藥物從藥櫃移除,以防混淆;也會覆核正使用的藥物是否有相冲的情況。她指,不少長者常用藥物如嗎啡類止痛藥及糖尿病藥等,亂用隨時有嚴重後果,如使用嗎啡類止痛藥後又再用含撲熱息痛的藥,有機會因撲熱息痛過量傷肝,甚至危及生命;誤用糖尿病藥則會導致血糖過低,嚴重會導致休克,故院舍處理時需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