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做義工港醫護賑災 尋回救人熱誠

巴基斯坦做義工
港醫護賑災 尋回救人熱誠

【記者陳凱迎報道】新一年是否有計劃做義工幫人?公立醫院醫護工時雖長,但當護士的梁偉賢和張惠青仍願意抽空,去年先後隨香港紅十字會到因水災造成逾千人死亡、數以萬計房屋被毀的巴基斯坦,參與流動門診及推廣健康教育的工作,兩人做義工並非為逃離喘不過氣的忙碌工作,而是要尋回當初入行做護士的那份熱誠。

感受良多 更愛家庭

義工經驗豐富的張惠青,曾參與08年四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但這次到巴基斯坦,進入村莊向災民推廣健康教育時,卻有一番新的體驗。「我哋最初只有女義工,但係當地要求男女之間分得好開,所以最初男災民都唔會嚟聽我哋講嘢」,直至有男義工加入,情況才見改善。
首次到災區工作的梁偉賢,也一度為災民不理解紅十字會的工作性質感懊惱,「佢哋成日以為我哋係去派物資,唔明白我哋係去提供醫療服務」;梁憶述曾有災民問他拿食物,「但係我冇辦法幫到佢」,讓他心裏非常難受。
不過,梁偉賢也發現並非每個當地災民都只會伸手向義工拿取食物,「佢哋都有尊嚴」,有一次他在流動門診回程到休息的地方時,看見一批災民寧願住在自己已被洪水摧毀房屋旁的帳棚,也不願留在難民營,「因為對佢哋嚟講嗰度先係屋企」。
災民對家的重視,也鞏固了梁偉賢對家的觀念,「對每個人嚟講,屋企始終最舒服」。的確,梁離開自己的家到巴基斯坦,過得一點也不舒服,六星期的任務,他足足輕了10磅。

梁偉賢(左)和張惠青(右)先後隨香港紅十字會到巴基斯坦做義工。司徒世華攝

以身作則 救急扶危

梁說:「好多人都問我咁辛苦為咩!」但他認為世界各地也有人正需要幫忙,作為醫療人員,應以身作則運用醫護知識,向有需要的地方伸出援手。
梁的下屬張惠青認同他的想法,「就係因為平日太辛苦,會忘記最初點解自己要入行做護士」,她選擇實現自己的理想,到災區參與救援,「去到先覺得自己真係護士,唔係只做緊公式化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