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989年6月底,包括吾爾開希、柴玲及封從德等被中國通緝的學運領袖陸續透過「黃雀行動」,經香港逃亡海外,直至97年香港回歸前,逾300人因此離開中國。司徒華一直強調黃雀行動並非由支聯會籌劃,而是由一眾有心人處理,但支聯會常委張文光曾透露,「黃雀行動」名稱是由華叔所題,足證華叔有一定參與,在營救民運人士中曾經出力。
六四事發至今,多名黃雀行動的幕後英雄如商人陳達鉦、演藝界鄧光榮及梅艷芳紛紛曝光,但華叔堅持對此「封嘴」,只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能夠做得到的,我們就去做」;並曾向記者稱「若你問我『黃雀行動』是否真?我就不能說;在實際工作上,我們仍有幫助國內逃亡的民運分子。」
回憶錄中述詳情
其實華叔已經明言會在回憶錄中詳述「黃雀行動」的來龍去脈,更透露已經就此接觸相關人士,了解他們是否願意在回憶錄中被談及。張文光則在多年前透露,「黃雀行動」是由華叔借用曹植詩意「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