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師奶變三得演員

三無師奶變三得演員

【本報訊】天水圍四月天劇社成員人數共有25人,師奶佔23人,她們走出廚房,由自稱「無樣、無學識、無身材」變成「演得、跳得、唱得」的師奶,視演出為另一事業,覺得自己是舞台劇專業演員。部份受家庭困擾的成員,藉參與擴闊了生活圈子,放下了執着。
監督劇團的社工羅姑娘表示,劇團成員較之前增加8人,這次演出更要分成兩組;他們大部份正領取綜援,也有數人是單親媽媽和廣東話未正的新移民婦女。

演劇帶來正能量

前年《燈光下的圍城》煞科後,劇團成員到卡拉OK慶功。眼見各人唱得又跳得,羅姑娘提議挑戰音樂劇,眾人齊聲叫好,「試過後先知原來好困難,佢哋覺得做唔到,仲係吔吔嗚,覺得唱唔到、跳唔到,我諗真係企上台就會做到」。
他們去年中開始,由唱歌和跳舞導師教導,再由舞台劇導演指導如何做表情和走位。參與過《燈光下的圍城》的林英英說,雖曾於千人大合唱中初試啼聲,但音樂劇更吃力,何況需獨唱數句,「今次難好多,上次只係講,今次仲要跳埋舞、記埋歌、同埋講台詞」。林是有兩名在學子女的單親媽媽,演劇給她帶來正能量,「積極咗,會關心人多咗好多,有啲嘢唔會再咁執着」。
在師奶羣中「兩點綠」之一、的士司機Norman,三年前切除良性腦腫瘤後暫停工作,他在劇中除唱歌,也要跳cha-cha舞。他對上一次公開唱歌跳舞,是數十年前在中學校慶中表演。擁有空手道導師級黑帶四段資歷的他,學跳舞並不太難,「跳起嚟柔軟啲,同埋有種投入感」。最難得是由最初彼此陌生抗拒,變得很合拍,「初初心情十五十六,冇乜信心」。
多名成員是在羅姑娘鼓勵下參加,她感到成員有很大改變:「開頭時一個個唔講嘢,個個都係好忙,忙於湊小朋友、煮飯、做家務,上堂時遲到;但家佢哋覺得做話劇係一個事業,覺得多咗個身份,由最初師奶一名,變成專業演員。」
該劇團由香港國際服務社天水圍北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籌辦,今次演出獲得元朗區議會贊助,以聘用導師和製造服裝等,羅姑娘期望可找到資助,推動下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