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筆者在此祝願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回顧2010年的本港體壇,真的是有喜有悲。喜的當然是港隊健兒在廣州亞運會表現卓越;悲的是本港足球「青訓之父」黎新祥先生不幸離世,黎sir也是筆者中學時期的校隊教練,他曾帶領我校香港鄧鏡波書院足球隊,贏得校際賽港島區冠軍。
筆者對足球尤其熱衷,所以新一年抱有足球發展的一個願望,就是足球項目回歸體育學院。兩個月前特首的施政報告內,提及積極發展足球運動。事實如此,若果將軍澳足球中心得以落實興建,相信起碼要等待多5年,甚至10年後才能落成。礙於規劃及興建足球中心需時,而足球發展必須要從科學化選材和訓練着手,更需要運動醫學的支援,減低球員受傷的機會,縮短康復的時間。所以,筆者盼望足球運動在短期內可以重返體院,就像當年李建和、山度士等前體院的球員,有晨操,有晚練,有足夠場地,有充足的健身器材去鍛鍊好體能,這樣具備系統化的培訓模式,可以為本港足球壇培訓出更多優秀的球員。
不幸的是,以現有死板的精英體育政策,絕對不利隊際項目的長遠發展。其實,所謂「政策」,只是由人訂定的。希望有關委員會的官員能夠明白,發展足球對社會的正面影響,遠遠超越任何個人項目。再者,「精英」兩字不一定是指金牌,否則將現有的精英項目,直接了當,改名為「金牌項目」吧!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