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2010年初對投資市場作出了5大預測,其中4個:美國長息看升、看淡美滙、看好能源及貴金屬、看好人民幣和商品貨幣已一一實現。惟獨股市未如預期,下半年走勢遜於上半年。
歐債問題陸續浮現,央行發鈔近乎失控,市場在2011年可能出現以下令大家意想不到的「驚奇」(Surprise)現象:
1.)將有一個歐洲國家或美國州分需信貸援助──2010年歐洲國家如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先後被調低信貸評級。美國州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見得有改善,當中佔美國整體GDP約12%的加州,更曾宣佈當地財政進入緊急狀態。
美元地位不保
2.)年底前,美元或歐元未必可以保持目前的勢態(或地位)──沒有統一的聯邦政府,歐元區內16個國家難以維持同一個貨幣制度,一旦歐債問題惡化,歐洲央行需大舉發債時,將拖低高評級國家的信貸前景,若要南歐國家改善財赤,削減福利,又會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勢將加深各國的矛盾,高評級和高負債的歐元區國家都有退出歐元區的壓力。
美元方面,如果聯儲局在年內推行QE3甚至QE4,將令紙貨幣制度面臨信心危機,G20集團有需要探討建立一套新貨幣制度。早在去年11月,世銀行長就曾提議以一籃子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圓、英鎊及人民幣)加黃金,取代現行的美元儲備及貿易交收制度。可以預期,濫發鈔票將令美元在國際領導地位不保。
3.)商品市場將繼續有突出表現──商品及商品貨幣去年已跑贏大市(見圖),今年除受惠於上文所指的兩個情況外,亦會被以下3大因素推動:
一、天氣反常、地緣衝突等因素。
二、供求因素。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在去年第3季,俄國央行黃金儲備增加7%,持金量達756噸,連帶菲律賓、泰國及孟加拉央行亦有增持黃金;同期中國投資者對金條、金幣的需求亦增長64%至45.1噸,未來將繼續由需求推高金價。
三、由QE濫發鈔帶來的通脹推升商品價格。筆者相信,為對冲通脹,貨幣未來不但要跟黃金掛鈎,更可能會加上銅等基本金屬,利好一眾商品及商品貨幣的走勢,最終牽動衣食住行等相關價格上漲,通脹最終將成為全球的民生問題。
篇幅所限,第4、5個「驚奇」現象下期再跟大家分享。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