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新興國貨幣升值機會大

暢談富論:新興國貨幣升值機會大

聖誕假期期間,人民銀行突然宣佈加息,是中國兩個多月以來第二度加息,加上宣佈時機出人意表,顯示其打擊通脹的決心。
事實上,過去一年世界多國包括南韓、印度、巴西及澳洲等,亦推出了審慎的緊縮措施,例如加息、收緊財政政策、提高準備金率、限制貸款增長、加強房地產及其他投資監管、允許貨幣升值以及對海外流入資金增加限制或徵稅等。
環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撐了新興市場的復蘇,但現今經濟有過熱之虞,理應逐漸收緊政策,以避免產生通脹壓力和資產價格泡沫。然而,當前全球金融體系大量的流動資金使得緊縮措施的實施及效果變得複雜,尤其是投資者追求更高的回報,令巨額資金仍不斷湧入新興市場。

刺激消費 減依賴出口

長期而言,這些投資有助重新平衡全球經濟。因為當大量資金流入投資回報率較高的經濟體,可降低當地的資金成本,進而鼓勵當地投資和消費。不過,對於決策者來說,如何在收緊政策以避免經濟過熱和泡沫的同時確保經濟持續復蘇,卻是一大難題。
我們認為新興市場的決策者,最終會選擇漸進和平衡的方式來收緊金融政策,包括允許一直被低估的本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的升值將刺激本地消費,減輕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並在經濟較快增長下保持較低的通脹率,因此升值符合新興經濟體的自身利益。不過,為了減少滙價波幅和短期調控成本,決策者可能持續推出新的方法拖延升值過程。有關新興市場貨幣估值的緊張狀態正持續升溫,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11年。
我們相信,緊縮政策對於避免未來幾年出現經濟過熱及資產泡沫非常重要。經濟政策必須保持前瞻性,決策者亦不能滿足於價格壓力短期受控,若日後經濟增長意外放緩,有關緊縮措施亦有助制訂應對周期的政策。雖然加息前景對許多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是一大挑戰,但除了降低投資組合的平均存續期以做好防禦準備之外,滙率趨勢的變化亦為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的獲利機會。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