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多菜少肉,多水煮少煎炸,少油少鹽少糖少調味的原則,每天指揮監製弄出來的飯盒居然頗受歡迎,除了工作人員,來訪者也津津有味吃起便當來,而且都說住家飯難得。
每天變化着菜單,沒有營養師把關,且食者有不同口味、嗜葷嗜素,只好力求不合乎我原本口味的清淡,只可惜各路人馬的慰勞食品太多姿多采。開口笑、天使蛋捲、魔鬼蛋糕、燻雞、燻魚、壽司、韓國泡菜、醃漬牛蒡、麻辣花生、雞仔餅、反沙芋頭、蘿蔔糕、華商會的咖喱、一樂的燒鵝、還有龍記的乳鴿、叉燒、蛇王二的蛇羮,其他如蛋撻、葡撻、水果,簡直是過年過節氣氛,吃個不亦樂乎,把正餐的清簡素樸蓋了下去,想節食減磅的也就因此開胃這樣打回了原形。算了吧,每一份心意都值得一小口一小口接着一大口一大口的照單全收,多麼美妙的享受是口腹與心靈的溫情與美味把它填滿了。
有人怕每一種展覽會的擁擠人潮,也有人喜歡這熱鬧無比的氣氛,說是到人堆中擠來擠去有俗趣也。每到這一年將盡之時,我是也怕也愛,到後來竟分不清是否這是酬謝我一年來的辛勞,才找來了這許多人的陪伴,好讓我在比較冷清的季節得以在眾生中取暖。
有時,走出攤位仰望天空,圓月、新月、月牙兒、烏雲蔽月或者下着大雨微雨的天空都與我打個照面了,而興發街那株荷花玉蘭,鳳凰木與石栗也曾陪着我吞雲吐霧,神仙不換不知道日日吸入二手尼古丁的樹兒是否會怪我、罪我、恨我?明天要執拾攤子打道回府了,曲終人散了,這裏的帷幕也將拉下了,鼎沸的人聲遠去了,竟讓我無端的依依不捨起來。